艺术中国

答劳伦佐·萨斯尔·德·佩克的提问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9-07 16:26:19 |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中国的艺术教育几乎是孤立的,它主要是对艺术专业人员的教育,换言之,大多数人没有基本的艺术学识。另一方面,在中国,绝大多数艺术作品在美术馆、博物馆与社会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与教育之间没有应有的合作,艺术作品始终处于孤立的状态,它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功能。此外,传统上中国城市没有纯艺术的概念,像城市雕塑,在中国历史上几乎很少存在,历次的战争、历次的城市大构建,总是以彻底的手段将原有的毁去,因而中国城市总是“崭新”,无疑这使文化断层,使文化积淀处于模糊状态。尤其当下现代性建设,中国大多数城市失去了以往历史的痕迹,就这一点来说,所谓的现代化城市令人深感沮丧。中国社会缺乏普遍的艺术教育,缺乏文化深处的崇高意识,缺乏艺术的社会性关怀,导致许多构想、策略、计划、实施上的重复浪费,甚至愚昧。这不得不说中国社会缺乏艺术的普及,缺乏艺术的基本教育知识,同时它与中国社会体制以及感性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就这个意义来说,很难想象艺术与体制、与教育、与政策具有怎样的密切联系。

中国社会的精神偶像,主要是官位、地位、钱财,这是重商文化的主要特征,“学而优则仕”,学的本身,并不是目的,知识并没有胜过为官,也没有胜过钱财;仕,才是真正的目的。因此,将艺术作品看作商业产品,完全是有着充分的社会价值观念理由。正是这个原因,中国社会始终缺乏知识的崇高理念,相反,世俗化始终是最后的结果。知识屈服权利、屈服金钱、屈服地位是社会普遍的心理现象。也是这个原因,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倾向商业主义道路是中国文化必由之路,就其这一点来说,中国当代艺术几乎无力抗争,因为其自身也是如此。

中国文化历来没有对艺术学识的好奇心,也没有对某一事物强烈的偏爱,中国文化注重内心活动,将内心世界看得很重,强调自我感悟,不善于外在的表现,以“静”制动,以达到心灵的某种期盼,为大多数人生活状态,在中国普通民众内心尤其深刻。《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间是物质,肉体本来就是空无,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合成,所以说空即是色,而这些因素一旦离散,则复空无,色即是空。也就是说,以物质为表象的世界其实质是空无所有。相反,西方文化在本质上是外向的,社会倾向对共识的默认和追求,而以民主为基础的文化根基普遍具有对社会共识的认可性。也许这个原因,在欧美,美术馆、博物馆始终是社会热门,社会对艺术有着某种必要的关怀,因为对西方来说,艺术的本质之一就是社会性,所以对艺术的社会好奇心也是必然。而中国社会,整体上对社会公益事务麻木,对艺术持一种象牙塔态度也是必然的反应,所以,中国的美术馆、博物馆总不是十分的热闹,相反,百货商场、娱乐场所总是一片的繁荣。在中国,一生没有去过美术馆、博物馆的人很多,艺术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仍然是天方夜谭,倒不是他们不热爱艺术,而是从未有这样的心情把艺术当做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就这个意义来说,艺术与他们的生活没有关系。近来中国的美术馆、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这是一个重大的举措,重要的首先不是艺术的本身,而是在心理上唤起社会对共识事务的热情。相信这对社会增加对艺术的了解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

艺术确有某种宗教的特性,现代人由于生活的改变而热衷于艺术,这在西方社会已成事实,更多的人走向美术馆、博物馆,而不是去教堂赢得心理的安逸。但中国文化,向来没有狂热的宗教信仰,这就很难形成普遍的对艺术的强烈追求。中国文化总是以“无为”的状态对待一切,这固然使中国社会获得客观的“和谐”境界,并具有自然的社会宁静心理;但是,中国文化随着中国经济形态的改变也在发生改变,尤其年轻一代出现的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爱好,对现代文化的追求,对艺术的喜爱,将会改变整个社会对艺术的态度。就这个意义来说, 21世纪的中国,将会有更多的人去美术馆、博物馆,或者从事某种艺术事业。这是时代的意义?还是文化的意义?或者是艺术的教意?就这个意义来说,艺术与时代,艺术与未来,有着深刻的密切联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上一页答劳伦佐·萨斯尔·德·佩克的提问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答 劳伦佐·萨斯尔·德·佩克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