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阶层与艺术的关系,就像拿着金饭碗要饭。在一个十三亿人口的中国,迄今仍然有不少人始终为基本生活在奔波,他们与艺术在本质上没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有,那就是真正的具有艺术天赋的人。事实上不少中国艺术家正是来自这个阶层,所以他们的艺术往往具有某种心理上的强烈反叛,理念上的深层反抗,并且无所顾忌,具有真正的个人解放意义。中国底层群体在中国文化上始终具有一种超凡的力量,这是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不少中国著名学者、政治人物正是来自贫困阶层,其所为,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例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章,由乞丐到国家最高统治者,他或许是唯一的世界例外。不为出处,只为结果,这是中国哲学给予智的最好解答。 现代艺术或者称为当代艺术,其文化性,实际上正如同来自中国社会底层的心理反叛以及观念上的深刻反抗,当然,这是一种不同的文化概念,具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当代艺术最基本的文化理念恰恰正是反叛与解放,就这个意义来说,当代艺术与所有的人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它包括来自贫困阶层。唯一的区别:艺术作品的过程,艺术作品的最终归宿,是博物馆?还是在有钱人手里?勿庸置疑,绝大多数艺术家都不想成为自己作品的最终归宿者,共同的愿望,都想使作品与自我分离,这是艺术家普遍的心理现象。这个事实,实际上证明了艺术的商业性、社会性的必然性,艺术作品与社会的联系既是直接的,也是必须的,其紧密性当随不同的艺术家、不同的艺术作品、不同的社会形态而定。就这个意义来说,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商业的,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社会性的,所有的艺术家都渴望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这也是由艺术的本质所决定的。艺术绝不是纯粹的个人所有,它是社会、流通、个人三者之间的一种默契,但艺术家首先不是商人,他是一个文化者,这样,艺术才得以呈现。 艺术的商业性实际上与艺术的学术性没有根本的对立,商业性需要最好的艺术作品,这就促使艺术作品的学术品质。总的来说商业性是一个有益的环节,问题还是如何对待艺术作品的品质。 此外,就当代艺术的文化性来看,它与当代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几乎所有的当代艺术都与当代生活发生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当代艺术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使艺术走向真正的社会大众,将艺术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例如,博伊斯(Joseph Beuys)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他的艺术哲学:“扩展的艺术概念”,即“社会雕塑”。在他看来,人类一切的艺术观念,就是将艺术推向社会的每一个人,从传统时期的古典艺术到现代时期的当代艺术无不是这样,这也是说,所有艺术包括商业艺术走向生活,走向大众,走向知识社会化的过程。如果说传统艺术只是为了那些贵族、有钱人,或者出于政治的需要,那么今天的艺术首先是平民化的社会性艺术,它唤起的那种叛逆精神尽管针对社会文化的本身,但同时也唤起了社会底层人生活的欲望以及应有的文化权利,它是人类整体的生存概念,艺术的本质,并不由于权利与金钱而改变。就这个意义来说,当代艺术是一种真正的民主文化,它为所有人开启了通向欲望的渠道,是一种人性化的艺术,与所有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今天,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早已十分的紧密,它不仅仅维护着艺术的本身,而且维护着整个文化对人的基本尊重,我们不得不说,今天,艺术与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极其亲密的关系。例如,波普艺术展现的是实际生活与艺术之间的亲密联系,安迪·沃霍的罐头作品,本质上就是对生活的直接表现,劳申伯的“现陈品艺术”同样如此,而波伊斯主要是对自我历史的思辨;此外,像回归大地艺术,几乎就是完全的自然,女权主义艺术则是对男性社会的深度思考。事实上,当代艺术无论具有怎样的刺激性、社会轰动性,其共同点都是:生活的本身。当代艺术之种种现象,在文化上,把曾经属于贵族的、有钱人的、政治的“虚假精神玩偶”转向真实的、客观的社会内容并推向大众化,这不仅仅使当代艺术获得了自身的独立,而且使当代艺术成为真正的自我,并成为一种可以独立的艺术学说。尽管当代艺术的自我具有强烈的个性,但在思想归宿上、精神意念上完全是为社会大众而呈现,它与大多数人发生着或多或少的紧密联系,是大多数人情感和思想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