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答劳伦佐·萨斯尔·德·佩克的提问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9-07 16:26:19 |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例如,《漂亮女人·漂亮车》作品,里面一层是完全的20世纪60年代的纪录,有那时群众的大集会,欢呼拥戴的场景,有对崇拜者的纪录;而外面一层,是完全的现代生活,时髦的女郎开着豪华的轿车,衣着性感而潮流。20世纪60年代与21世纪在中国发生的事,两者之间的变化,实际上就是一个戏剧性的情节,它肯定是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文化理念。但是两者之间在“双重视觉”中也是平静的,这就像西纳认为的“那些分叉式的图景并无敌意,却是互相兼容”。那么如何界定这个作品的观点倾向?按纯粹的一层去判断,自然不是作品的全部;而另一层又与前者完全的不一致,这就为判断这个作品的观点倾向,带来了逻辑上真正的难点。

因此,客观地说,在作品的观点倾向上,“双重视觉”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说,也没有什么结论。它仅仅是一种呈现,或称作再现,它是什么,还是什么,让观者自己去感悟。显然这是第四维的干扰,两个一元论,或者两个不同的事实交合在一起,谁都是合理的存在。“双重视觉”更倾向纪录片的意义,是一种记实,作品仅仅是客观地呈现,记录发生的事,按现代哲学来看,应该是“存在就是合理的”,为存在主义的哲学理念。事的存在,为客观,为现象,也为本质。

康德认为“时间只有一度,不同的时间,不能同时,只能是继续的”。但是,四维的“双重视觉”,却产生了二度的时间,一个是里面一层的时间,另一个是外面一层的时间;两者的结合,都在同一个画面上,在同一个时间段上。这一现象,它肯定是实实在在的二度时间,并且已经可视。当然,康德叙述的时间概念,是客观世界的时间,即昨天就是过去,明天不会重现昨天,明天就是明天。可见,二度时间,在时间概念上既否定了康德正确的时间定论,又呈现了一个“再造”的二度时间现象,所以,“思想里的空间”,也不是一种无力的想象。

康德的时间概念是正确的,因为我们的判断,只能依据知觉,“时间是先天的,永远不会为知觉存在”。我们看到,就知觉中的经验的时间来说,也只能是先后的,绝不会是同时的。所以时间是永恒的,先天的。它就像判断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都是对永恒的现象作出综合的判断,即经验为我们形成判断,但它肯定是有先后的,所以我们看到的事物,都是有前后的。因而,我们只能得出,个别空间时间,是唯一的空间时间。时间是之内的,而不是之外的。一切空间部分时间部分都包含在唯一的空间时间之内,所以空间时间为先天的直观或纯直观的。严格地说时间没有部分,空间也是有前提的部分。这一现象,如同牛顿认为的,空间时间是实在的物,是两个悠久的、无尽的自存体。

然而,“再造”的二度时间,也的确为“双重视觉”获得了二个一度的时间,里面一度时间与外面一度时间,同时在“一张画”上呈现,即一个画面的二度时间,它有过去的,也有现在的。在这里,我更倾向于“思想里的空间”是一种认识的力量,也是对空间时间这两个实在的物,进行思想上的分辨,表明空间时间在思想里可以有更多的引申,并使思辨抵达深处。通常我们对客观事物寄予一种思想上的意化,并得出认识上的某种发现。

另一方面,康德的一度时间、先后概念,在“双重视觉”中也的确存在,即底下一层与上面一层。这就产生了时间的先后,形成了康德认定的时间是永恒的一度。问题是,“双重视觉”中那些透明的色彩,扰乱了通常的时间概念,其困境是,在透明色彩的作用下,底下一层与上面一层同时显现。但是这种困境,恰恰构成了“双重视觉”的“四维二度”的特性,它是纯意识发展的结果。

康德认为“空间时间在吾心”。主要是指空间时间在知识里,在纯意识里,它基于认识能力,故无尽的空间时间在吾心,是认识论的宇宙。

所以,“四维二度”的“双重视觉”观念,是对空间时间概念的再次认识,是空间时间概念上的一种再发现。通常情况下,只有一度时间;通常情况下也只有三维空间,这是客观世界的常识。但是“四维二度”的事实,它既不是常见的影视样式,由事情的发生到结果,或者用蒙太奇的手法来呈现事情的前后过程,以求得事情的交代或者完整性。尽管蒙太奇的手法依赖胶片的特性,但毕竟不是影视主要的部分。也就是说,影视的呈现,主要是以发生、发展、结果为最主要的概念,这是影视本身的需要。但是“双重视觉”是完全的“四维二度”,并且是纯意识的。

我认为,“四维二度”,实际上关系到如何认识视觉艺术,如何突破被我们定论的“三维一度”的视觉形态,并在艺术的当代性上有所发现。它的直接意义,肯定是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找到了另一种新的学说,即“四维二度”的观念;另一方面,它真正地展示了一个作品的多方位现象;用记录片的意识,来扩展视觉艺术的容量;同时又使作品的判断倾向丢失。在这里,我更倾向康德的这种观点,如果没有思想,整个物质宇宙将化为乌有。这也是笛卡尔为什么说“我思故我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上一页答劳伦佐·萨斯尔·德·佩克的提问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答 劳伦佐·萨斯尔·德·佩克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