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答劳伦佐·萨斯尔·德·佩克的提问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9-07 16:26:19 |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当代艺术这种贫民文化或者称为大众文化,事实上正是为权利阶层、富裕阶层设置了解读艺术作品文化性的某些难题。一方面,权利阶层、富裕阶层在“权威”与“暴富”之时根本没有必要的文化准备,而权力与经济上的占有,使他们向往“贵族”的生活,但在当代艺术学术点上却很难找到这样的现代文化。求助于艺术体制内外特殊群体的艺术作品,往往只是某种心理满足的选择,而不是学术的选择;因而,在有权与有钱的“纠缠”中,对艺术作品的向往既是精神的需求,又是一种完全的商业行为。这种价格与价值的不等性,为中国权利阶层、富裕阶层在文化上的尴尬,但是权利与金钱始终是他们特殊的一面,而这个特殊的一面在中国社会一直有着极其广泛的社会基础。因为,世俗化的中国社会对权利、金钱、地位具有深刻的内心崇拜,这不仅仅在官僚阶层,富裕阶层,甚至在知识分子和最底层的民众之间同样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所谓的“官本位”、“致富心”实际上历来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内容,它根植于几乎所有人的内心,也是整个社会运转最基本的动力。但是另一方面,过去实施的全民劳动者政策、财富国有政策,使得绝大多数人都在同一种文化上思考,同一种经济状态下生存。因而,开放之时拥有权力者或者富裕的人,在本质上都是“贫民”文化,“权力”与“暴富”所提升的“贵族”生活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假象,其文化与学识绝不能与他们的物质形态相提并论,不同的是他们具有“特殊的渠道”,是财富修饰了他们“贵族”的样式。因此,面对艺术作品,他们看到的往往是艺术作品价格的社会影响力,而这,也是他们对待艺术作品、收藏艺术作品最基本的出发点。所以在中国,艺术作品的价格越高,就越有社会影响力;艺术作品的价格越高,就越被认为是好的作品。这一点,已经成为某些艺术机构、某些艺术家推销艺术作品的一种商业化手段。例如,21世纪初,上海某个不起眼的艺术家把自己作品的价格竟开到了一个亿人民币,谁都知道,这个艺术家要的不一定是这个价位,而是这个价位后面的社会效果,这是典型的价格决定价值的心理反应,也是大多数社会民众、艺术收藏者对待艺术作品的基本心理。就这个意义来说,富裕阶层甚至一部分权力者与艺术的关系早已经十分的密切,艺术诚然可以成为他们财富的一个部分。

最搅动市场心理活动的主要是商业投机现象,例如,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艺术品拍卖市场。近来由于中国房地产“新政”的出笼,投机资本进入艺术市场已经成为新的可能,但是这种现象与艺术本身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它仅仅是为财富而财富。中国艺术市场的潜力巨大,将会形成中国理念的艺术商业现象,因此,中国资本与艺术的关系将会更加密切,这在整体上将会提升中国艺术的多项发展,同时也在增大商业资本自身的利益。其中,价格与价值将是核心。

价格心理,是社会普遍的文化心理。纯商业行为,往往不会注重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但会十分注重艺术作品的商业价值。具有市场意义的作品价值,是艺术收藏的主选因素,也是认定艺术作品价值十分重要的参照物。正是这个原因,商业化艺术收藏者总是十分关注艺术品市场的价格效应,相反,对那些真正的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倒不一定十分的关注。这是绝对的商业心理与商业文化,它在艺术品市场中相当的普遍,也是艺术收藏最主要的判断。就这个意义来说,艺术与商业观念十分的密切,这会影响艺术作品的某些文化倾向、商业资本的某种去处,这是商业社会基本的文化内容。

显然,艺术作品的学术价值好像总是呆在象牙塔里,对艺术作品的解读人们总是认为这是艺术圈内的事,大多数人对艺术的期盼只是“视觉美感”,却无谓艺术作品本身的文化含义。正是这个原因,那些迄今仍在追求“视觉美感”的作品仍然具有相当的市场,仍然被认为是重要的艺术,并在社会层面上一直具有相当的社会空间。例如,每年体制内的展览,主要以“视觉美感”和主题的正面性来选择作品,它既满足必要的“社会正面生活”,又维持“视觉美感”的延续性,因为这个理念迄今关乎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社会地位、学术成就”,甚至某种个人的商业化利益,这是中国特有的体制内艺术与市场社会形态的磨合。就这个意义来说,艺术不仅仅与这个群体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社会机制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与艺术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70年代的政治宣传画、“主旋律艺术”,到现在“后期主旋律艺术”。正是这个原因,它在客观上提升了艺术在人们心目中的位子,并使艺术始终置于某种社会意识形态之中,甚至要求艺术承担某种必需的社会义务。例如,在中国,许多人一生都没有去过美术馆,但他们都知道《去安源》,以及某些政治宣传画。70年代社会与政治宣传画有着种种紧密的联系,政治宣传画对于个人仿佛是必要的“视觉教育”,所以70年代人们看到的政治宣传画决不会比现在的商业广告少,这是特殊时期形成的特殊视觉现象,特殊政治生活推动了特殊艺术的普及,政治意识促动了艺术的社会化,它使艺术成为社会生活一个必要的部分。所以迄今人们对艺术的态度总有一种“教化标准”,其心理总不免与政治有着某种习惯性的联系,每年的“正式展览”总不免必要的“选择”。这一理念为不少追求“特殊要求”的个人找到了特殊的渠道,仿佛“歌颂式”的艺术成了“暗中的定律”。正是这个原因,70年代铺天盖地的政治宣传画,既成了那个时期政治的需要,又成了室内空间必要的艺术装饰,迄今在中国偏远农村仍保持着张贴宣传画的习惯,这是70年代的“社会文化遗产”,并成了一种生活的习俗。就这个意义来说,艺术与人的社会形态发生着紧密的联系,它关乎个人的社会态度,关乎个人的文化立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上一页答劳伦佐·萨斯尔·德·佩克的提问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答 劳伦佐·萨斯尔·德·佩克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