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答劳伦佐·萨斯尔·德·佩克的提问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9-07 16:26:19 |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我认为,二分法,或者叫做二元论,是发现对立面,但更是超越对立面的思辨。禅门对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都具有正面与反面,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超越它的对立面,达到对立统一,使事物由反面走向正面,建立科学的思辨方法,尤其在认识论上,获得对客观事物科学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由表象到事实,由现象到本质,使知识达到质的飞跃,这是禅学的本真。显然,“双重视觉”在本质上就是追求二元论的对立统一,底下一层叙述的是过去,上面一层为现在,在时间上是二度,但在方法论上就是禅门对法,即它为过去找到了现在,为现在对应了过去,“双重视觉”就是对立统一。它的对立,包含了两个不同的叙述内容,过去发生的事与现在发生的事。又由于过去时间的不可逆转性,同时形成另一种时间概念,成了二度的时间状态。谁都知道,“不开放”与“开放”,对于中国来说几乎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而在同一个画面显示两者的重合,将其回归到一张画的定数,又是它的统一性。二元论,或者二个一元论的交合,显现了禅门对法为视觉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渠道。

“双重视觉”,就其视觉来说是一种形态的发现,但它的源头是心的感悟,这也是二层画面得以实现的关键。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即刻的顿悟,而是长时间实验下的结果。所以顿悟之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是平常心下,一种渐悟渐顿。即禅宗认为的“心外无法”、“心外无佛”,成佛只在自悟本性。

国学大师冯友兰在《新原道》中说“人人能够成佛,不必正襟危坐”。

禅宗的气质,人生的态度,就是处世不拘常格。禅意,是人本身固有的东西,每个人都具有无限的能量,每个人在自身都能找到新的发现,所以禅意,就是人的意念具体化,意志的体现,智慧的呈现。这是通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慧能大师说:“迷者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 这是有禅与无禅的区别(参见章太炎,《国学大师说佛学》)。

我认为,今天中国知识界所呈现的雷同性,甚至盲目性,文人学士,不少是有知无识、故步自封、傲然不省,当代文化缺乏学术的创造力,其原因还是“迷者念佛生彼”,看到的仅仅是表面,仅仅眼下,追求的仅仅是商业。这些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了中国知识发展最大的障碍,所以在知识与见识之间,后者总是远离我们,并一直困扰着我们。有知无识,是中国知识界历来的困境,诚然,它也是我们文化不自信的根本原因。

临济(义玄)说:“如今学者不得,病在甚处?病在不自信处。你若自信不及,便茫茫地徇一切境转,被它万境回换,不得自由。你若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祖佛不别。”禅宗显然也破解了我们自信上的结症。

《古尊宿语录》卷三认为“有心的修行,是有为法,其所得,亦是万法中之一法。不是超乎万法者。超乎万法者,就是禅宗所谓不与万法为侣者。”这是见识力所为。

那么如何拥有见识力?就是“自迷而悟”,即达到禅宗的境界,也是你认为的自由与不受压抑的境界。用禅宗的话说,就是“如桶底子脱”,豁然开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上一页答劳伦佐·萨斯尔·德·佩克的提问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答 劳伦佐·萨斯尔·德·佩克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