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2)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0-16 13:40:47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我国古代文论对无意求工而自工的创作心理也多所论述。据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转引自《艺苑趣谈录》第308页。李清照的词比赵明诚的词高出一头,自然是她的艺术素养高于赵明诚所致,但与创作动机的有意求工和无意求工也极有关系。李清照是有感而发根本无意求工,赵明诚则是“务欲胜之”,求工心切,难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技巧再高也不可能动人。明胡应麟评汉代诗赋说:“无意求工而无不工者,汉之诗也;有意于工而无不工者汉之赋,有意于工而不能工者汉之骚。”汉诗是这样,汉赋就不尽然了,汉代大赋刻意求工全无真情实感,这正是它的失误。他又说:“两汉之诗所以冠古绝今,率以得之无意,不惟里巷歌谣,匠心信口,即枚李张蔡,未尝锻炼求合,而神圣工巧备出天造。今欲为其体,非苦思力索所办。”《诗薮·内编卷二》。这就对了,这是因为“汉魏人的胸怀比较更近原始,味道浓,苍茫一片”。《傅雷家书》(增订本)第17页。金圣叹在《水浒传序》中也说,写文章有以下三种情况:“心之所至手亦至焉,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第三种情况已谈不到写文章,可以不论。单就前两种情况说,金圣叹认为“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圣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神境也”。圣境是人为的、有意的,神境则出于自然和无意,显然神境高于圣境。汤显祖更明确提出“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这样一条原则。李笠翁在谈到如何插科打诨时说:“科诨虽不可少,然非有意为之,如必欲于某折之中,插入某科诨一段,或预设某科诨一段插入某折之中,则是觅妓追欢,寻人卖笑;其为笑也,不真,其为乐也亦甚苦矣,妙在水到渠成,天机自露,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斯为科诨之妙境耳。”《李笠翁曲话》。他说得多么透彻、中肯!这与萧伯纳所说“真正的笑话就是我并非说笑话”(The real joke is that I am earnest)的意思完全一样。这个道理《庄子·渔父》中就讲过了,其言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达·芬奇在说到画家如何学习画人体动态时说:“应当从别人不经意的自然手势里学习手势的敏捷。”“应当注意人们由于一时的激动而产生的姿态和动作,立刻写下来或记住,不要等到你必须从一个装出哭样但毫无痛苦原因的人身上临摹,因为这样描画下来的动作不是由真实的情况产生,既不生动也不自然。”心理学家华勒士说:“一个天才的演说家在他演说时,如能多注意于一般的听众,而少注意于他的手的姿势,那么,他在当时所用的手势一定会用得更好。”《思想的方法》商务印书馆旧版第59页。这可以看做是对创作心理的精确说明。
下一页“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3)上一页“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1)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与癫狂》下
·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1)
·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2)
·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3)
·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4)
·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5)
·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6)
· 艺贵自然(1)
· 艺贵自然(2)
· 艺贵自然(3)
· 艺贵自然(4)
· 自然与自由
· 自由与目的(1)
· 自由与目的(2)
· 鲁迅论创作目的(1)
· 鲁迅论创作目的(2)
· 鲁迅论创作目的(3)
· 鲁迅论创作目的(4)
· 鲁迅论创作目的(5)
· 鲁迅论创作目的(6)
· 非理性是更高的理性
· 疯人有理性吗?(1)
· 疯人有理性吗?(2)
· 本能和自然中的理性(1)
· 本能和自然中的理性(2)
· 情中之理(1)
· 情中之理(2)
· 情中之理(3)
· 情中之理(4)
· “无私心即是当理”
· 仁与智
· “创作总根于爱”(1)
· “创作总根于爱”(2)
· 人类行为的根源是情
· 理不是先导而是事后的反省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无意到有意,从有意到无意
· 人的心理生活是多种水平、多层次的统一过程
· 意识与潜意识的界线是模糊的
· “心灵之运行,非直线而为圆形”(1)
· “心灵之运行,非直线而为圆形”(2)
· 有我在而无我执
· 余论(1)
· 余论(2)
· 余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