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自然与自由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0-16 13:33:05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艺术创作要做到自然天成,就要有千锤百炼功夫,还要有生活的积累,感情的酝酿。张问陶说:“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纯工始自然。”指的是苦炼的过程。何绍基说:“句之佳者,乃时至气化,自然流出,若勉强为之,则往往有椎凿痕迹。”这里所说“时至气化”就是指生活的积累和感情的酝酿,总之要有一个从自觉到自发,从有意到无意的过程。关于这一点,我们下文还要谈到。这里要说的是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条,即要自然首先就要自由。一切好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充分自由,充分放松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说:“人生的目的在求幸福,而幸福就是不受阻挠的活动。”马克思也指出:“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经济学—哲学手稿》。如果说要求自由是人类的本性,那么创作便是人类这种自由本性的一种表现。马克思说:“动物只在直接的物质的需要统治下生产,而人类本身则自由地解脱着物质的需要来生产,而且在解脱着这种需要的自由中才真正地生产着。”同①。没有自由既违反人性,也谈不到创造,爱因斯坦对此有深刻而具体的说明,他指出:“这种自由给我们带来了各种知识上的进展和发明,要是没有这种自由,凡是有自尊心的人都不会觉得还有活下去的价值”;“要是没有这种自由,那就不会有莎士比亚、歌德、牛顿、法拉第、巴斯德和李斯特。人民群众就不会有像样的家庭生活,不会有铁路和无线电,不会有防治传染病的办法,不会有廉价的书籍,不会有文化,不会有艺术的普遍享受。也就不会有把人从生产生活必需品所需要的苦役中解放出来的机器。要是没有这些自由,大多数人会过着被压迫和被奴役的生活,就像古代亚洲的庞大专制帝国中所过的生活那样。只有在自由的社会中,人才能有所发明,并且创造出文化价值,使现代人生活得有意义。”《文明和科学》载《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如果上面所说的是外在自由的话,爱因斯坦认为还需要一种内在的自由,即内心的自由。他指出:“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改进。”《自由和科学》载《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爱因斯坦的话告诉我们: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不会有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不会有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内在的激情有助于创造性,但外部的刺激则是不利的。如果人们被自己的兴趣和乐趣所鼓舞,这将是他们探索不同途径的最好时机。如果他们的奋斗目标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如果驱使他们的力量是怕犯错误或贪图金钱,他们的创造力就会枯竭。所以,对于创作性来说,惟一最好的刺激就是自由——有权做什么和怎么做。事实证明,所有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自由,艺术创造尤其不能没有自由,因为艺术创造主要是感情活动,而感情是不听使唤的,不能强迫其有,也不能命令其无。甚至也不是个人的意志和愿望所能决定的,所以感情是自发的、潜意识的。不自由就不能自发,不能进入潜意识,而不进入自发和潜意识状态也就说不上自由。克罗齐说:“形象认识不需要主子,不需要任何人,形象认识自己的眼睛很好,不必借旁人的光。”《论形象思维》第194页。形象认识的这种特点也正是感情活动的特点。音乐家丹狄说:“什么样的政府、教皇、帝王或总统能强迫一位艺术家违反他底志愿去写,去想?自由——那是艺术家真正的财富和最珍贵的财产,思想的自由,没有人可以有权从我们这里拿走的自由——依照我们良心去写作品的自由。”《现代音乐家评传》第143页。他的意思也是说感情和良心不能强迫。《庄子·田子方》中有一则寓言说: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指画工)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安闲自若的样子)不趋,受揖不立,(不急于挤上前)因之舍。(随即返回住所)。公使人视之,则解衣槃礴臝(臝,同裸,光着身子),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解衣是从拘束的境地来到自由境地;槃礴是叉开腿坐在那里,表示动作随便,旁若无人的样子。是自由、自信的态度。没有这种“解衣槃礴”的精神就不能进行创作。同时也说明宋元君是懂得创作心理的。他理解并赏识“解衣槃礴”的态度,他从这种态度中看出这是一个真正会作画的人。林语堂谈自己的创作体会说:“执笔时如有人在背后怒目偷觑,这样是不宜于幽默写作的,惟有保持一点天真,有点傲慢,不顾此种阴森冷猪肉者才写得出一点幽默。”《有不为斋斋集·方巾气研究》。这不就是“解衣槃礴”的气概吗?

 

  胡启立同志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提出“创作必须是自由的,这就是说作家必须用自己的头脑来思维,有选择题材、主题和艺术表现方法的充分自由,有抒发自己的感情、激情和表达自己思想的充分自由”。胡启立同志的话完全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那种执行命令式的写作,左顾右盼,在惟恐动辄得咎的心理状态中去写作,不是文学创作。张光年同志说作家们几乎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他们处于心情舒畅,思想活泼,信心充沛的时候,他们就能够在创作竞赛中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发挥出较高的水平。而当他们由于主客观原因,一时思想紧张,心情忧虑,信心低落的时候,他们就感到笔下十分沉重。在这里,文艺创作的心理学原理,和体育比赛中的运动心理学原理,是有某些相通的。例如咱们引以自豪的女排名将,她们之所以能顽强拼搏,在奥运会上勇夺金牌,这和她们在比赛时克服了心情紧张、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舒展的状态是分不开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

 

  当然,从作家这一方面说,也还有一个主观认识和主观努力使自己进入自由境地和自由状态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还是不能获得自由。

下一页自由与目的(1)上一页艺贵自然(4)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与癫狂》下
·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1)
·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2)
·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3)
·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4)
·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5)
·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6)
· 艺贵自然(1)
· 艺贵自然(2)
· 艺贵自然(3)
· 艺贵自然(4)
· 自然与自由
· 自由与目的(1)
· 自由与目的(2)
· 鲁迅论创作目的(1)
· 鲁迅论创作目的(2)
· 鲁迅论创作目的(3)
· 鲁迅论创作目的(4)
· 鲁迅论创作目的(5)
· 鲁迅论创作目的(6)
· 非理性是更高的理性
· 疯人有理性吗?(1)
· 疯人有理性吗?(2)
· 本能和自然中的理性(1)
· 本能和自然中的理性(2)
· 情中之理(1)
· 情中之理(2)
· 情中之理(3)
· 情中之理(4)
· “无私心即是当理”
· 仁与智
· “创作总根于爱”(1)
· “创作总根于爱”(2)
· 人类行为的根源是情
· 理不是先导而是事后的反省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无意到有意,从有意到无意
· 人的心理生活是多种水平、多层次的统一过程
· 意识与潜意识的界线是模糊的
· “心灵之运行,非直线而为圆形”(1)
· “心灵之运行,非直线而为圆形”(2)
· 有我在而无我执
· 余论(1)
· 余论(2)
· 余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