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或是因为除了前述堂乎皇哉的庙堂饮食,中国百姓日常糊口的饮食曾长期短缺,饥饿是长久的民族记忆,现如今大家见面打招呼还关切“吃了吗”,万千芸芸众生终身营一饱的国度里,古人回避描绘饮食,难道是回避美食大国历史中挥之不去的饥饿阴影?或者是在文人描绘的饮酒、品茶的高妙中,就要超越这艰难的平凡生活? 先民的饮食态度曾很张扬。在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以及汉墓壁画的饮食表现非常真实而堂皇,并无后世对饮食的扭捏态度。1949 年以来,在山东、江苏、河南、四川、甘肃、内蒙等地,发掘清理出大量汉代大、中型画像石、砖墓以及壁画墓。著名的如山东诸城前凉台村汉画像石墓、山东金乡汉画像石、嘉祥武氏祠、河南密县打虎亭汉画像石墓、宋山汉画像石 、四川新都汉画像砖、嘉峪关画像砖墓、和林格尔壁画墓等,均有歌舞饮宴图、庖厨图,留存了汉代饮食生动的场景。这些画像多是平面图像,缺乏空间感,但画匠显示了卓越的艺术才能,融入了劳动者的感情,是汉代饮食文化真实记录。 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以及汉墓壁画系为让死者在地下继续享受人间生活的快乐而绘制,故此比较写实。这些绘画中尤以庖厨图为重要。庖厨图里,描绘大量食具炊具以及禽兽野味等食物,杀猪宰羊 、和面做饭 、打水刷碗都包罗无遗。 山东诸城前凉台村的庖厨图上,宰牲的不同方法,牛猪羊狗都有交待,连接血的盆都清清楚楚,可见当时人们可能也食用内脏及血。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仿照当时地主宅院建造:墓门、前室( 庭)、中室( 堂)、后室( 寝) 、北耳室( 房)、东耳室( 厨)、南耳室( 厩)等各部分井然,各室内是相关生活内容的石刻画像。东耳室的西 、南、东、北四壁,皆刻有庖厨方面的画像内容,即肉食加工及酿造的全部程序。通常,画像石墓的庖厨图,各种生活器皿、炊具齐全,各种牲畜宰杀加工,蒸煮烤煎,一应俱全,突出表现的是肉食,汉族主要肉食猪牛羊狗等都登上食案,当时人们的美食标准就是肉,相反,像面食、大米之类的主食则较少被关注。汉代人的饮食是丰足的。沂南画像石的丰收图、密县打虎亭汉画像石墓中收租图、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庄园图、耕作图中不乏运粮的大车小车、储粮的仓囤,以及堆积如山的粮食,画像证明瓜果蔬菜、五谷杂粮这种汉民族基本饮食格局在那时基本定型。汉代画像不仅描绘了当时人们的饮食状况,也顺便交代了汉民族饮食文化乃至农耕文明的扩展。 密县打虎亭庖厨图 东汉 宴饮画像砖 东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