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自发即自我自然生发之意,而自我生发是自然而然不知不觉的,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诗,就是对自发性的形象描绘。云固无心,鸟也决非有意,它们各依其本性自然地自动地而又自由地进行活动。作为心理学概念,自发的心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乃是一种高水平的心态,表现着人的深层本质。但长期以来,却被视为低水平的心态,甚至作为政治概念予以贬抑。人们所强调和看重的是自觉性。认为自觉性才是最可贵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高水平的心态。因而自发性只有提高到自觉性才是高境界。其实,这是严重的误会和误解。应该知道,在许多情况下,如果硬将自发性转变或提高到自觉性,反而破坏了自然纯真那美好的心态和性向。卢梭说得好:“为了高高兴兴去做一件好事,我必须有行动的自由,不受拘束。而只要一件好事变成了义务,那做起来就索然无味了。”《漫步遐想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5页。出于义务或责任去做好事,难免有几分勉强和虚假,这是自觉的结果。 印度哲学家奥修指出:“所有美好的事,都是自然发生的。爱是自然发生的,你无法去做它,静心是自然发生的,你无法去做它。事实上,生命也是自然发生在你身上的。关于它,你并没有做任何事。它也不是你去挣得的。……一切很美的深奥的事都是自然发生的,只有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是由人做的。 “你甚至连呼吸都无法做,呼吸也是自然发生的。你要跟自然发生的世界进入同一个步调。 “如果你问我的看法,我认为物质世界是‘做’的世界,而灵性世界是‘自然发生’的世界。当你做,那么你只能达到物质的世界;当你只是存在,而让事情自然发生,那么你将达到存在的本质。”《老子心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存在的本质即事件的本来面目。 不过,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时时事事都离不开自觉,即都要有目的有计划有考虑地去从事各种活动,自觉性愈强,其活动的成效就愈好。自觉性的这种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很容易理解。而自发性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由于它是无意识的,很难被意识和认识。尼采说过:“人是如任何有生命的动物一样,是不断地思想的,但自己并不知道这;而自觉的思想只是它的最小的一部分,不妨说罢,是最肤浅最坏的一部分。”《快乐的知识》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九年版第281页。应该承认,人的情感,人的深层本性是自发的存在的;而愈是自发便愈意味着正常和健康。庄子说:“忘是,履之适也。”一个人脚上穿了很合适的鞋,他决不会想到他的脚;他若时时意识到他的脚,肯定是脚有了毛病。詹姆士说,不到疾病把脊髓的功能妨害了的时候,要一个人觉悟到他受赐于脊髓的自动作用很多,那是不可能的。总之,当你自觉到你身上某一部位存在的时候,你的某一部位准是出问题了。生理现象如此,心理现象也是如此。心理学家证明:神经症患者和非自我实现的人不可能自发地活动。他们总是歪曲引起他们自感惭愧和内疚的那些方面,即他们不能坦诚或泰然自若地对待自己和自己的内心世界。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曾说,不屑于做点什么或说点什么去讨好他人,这种泰然自若的气质正是人性健康的态度。从这一角度而论,儿童比成人更健康,因为儿童没有机心,没有得失的考虑,他的能力也不会耗费在自我保护上。他是坦诚的、泰然自若的、富于自发性的。爱默生还说,一个人“越有自发性我们就越喜爱,一个人对自己的德性考虑得越少,了解得越少,我们就越喜欢他”。所以,他接着说,“天性优于意志”,即自发优于自觉;而“我们的道德本性,由于我们意志的横加干涉而遭到了破坏”。《爱默生集》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3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