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方城市旅行,最大的感受是,从机场开始,酒店、咖啡厅、餐厅、游客中心、观光景点……都有各种各样免费的刊物、宣传页在大量散发,向你介绍城市所有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它们的展览内容、开放时间、收费标准等等。在城市的地铁、社区、道路或是公交车站,常常会有不同文化、艺术活动的宣传广告,你不由自主地就想加入其中。 无论是市民还是游客,博物馆、美术馆不知不觉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你走进各类博物馆尤其是美术馆,会看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人:银发老者,穿校服的中学生,大队的旅行团,小情侣,带着孩子的家庭,表情严肃的中年人,奇装异服的朋克青年,撑起画架的爱好者……你会觉得,博物馆好像一条神秘的通道,联结了不同肤色、不同年纪、不同背景甚至不同时空的人。 正是基于这两点感受,或者说这两点感受在中国所遭遇的“落差”,我在2004年带着一种好奇和梦想接受兼任今日美术馆的馆长。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未来能够完整地拥有我喜欢的美术馆氛围。5年来,中国的美术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软件、硬件(尤其是硬件)上都在不断地发展。虽然还有差距,但在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日渐丰富的文化氛围和日渐增多的成功展览,让我感觉到“落差”在缩小。我不断地看到了“美术馆时代”的希望。然而,随着对美术馆业的了解以及对实践的深入,我不停地又会有“美术馆断带”的忧虑。 从世界博物馆发展的趋势而言,从“以物件为中心”到“以教育为中心”,再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为“以观众为中心”,“竞争与市场模式”益发占主导地位(注)。 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已经来到了第三波浪潮之巅。发达国家对博物馆的功能不断提出讨论与质疑,作为博物馆一个分支的美术馆,对自身功能也在进行不断的更新、调节、改革。这样的潮流与当代艺术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相糅相合,成为当代艺术、文化前进的一个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