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18世纪末的欧洲,美术学院、美的观念、美术史的观念、艺术创作(脱离了定制)、艺术市场都纷纷出现。博物馆在艺术分类上的完整性与独立性也越来越强,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在博物馆的基础上应运而生了。18世纪末撒下的种子,在美术馆成长的一百多年里相互促进演化。渐渐地,美术馆不仅仅展出人们公认的艺术大师的作品,也致力于发现、赞助和解释新的艺术家。尤其是二战后,美术馆在内容、数量、功能、角色、文化社会地位上的发展日新月异。美术馆成为一个涉及美术创作、美术收藏、美术品社会接受与推广、审美教育、美术评论与研究、美术的社会管理的综合性机构。 196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Museum)定义为“一个以研究、教育与欣赏为目的,来保存以及展示在文化及科学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对象的机构”。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进一步为博物馆给出比较完整的定义:“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而且是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了搜集、保护、研究、传播与展览。”增加的部分,着重强调了博物馆的公共性、服务性、非营利性以及以人为本的精神,这个定义基本沿袭至今。作为博物馆一部分的美术馆,自是在这个大概念之下的。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上有关博物馆学的研究成为一门新兴专门学科,世界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分类有更广范的延伸。在全球化浪潮的带动下,为了更好的生存,美术馆经营的体制与形态、运作的内容及方向已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不过,关于博物馆——美术馆的基本定性仍然没有改变。 不过,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由于博物馆并不是既定好框架再向前发展的,因此,无法从名称上根据是否带有博物馆(Museum)来绝对区分、判定机构的公益性与非公益性,比如美国的性博物馆(SexMuseum),是打着博物馆旗号的营利机构,不过这样的情况在美国只占博物馆总比例的0.7%(《当代美国博物馆》p11,段勇,科学出版社,2003))。再比如,著名的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GalleryArt)、英国国家美术馆(TheNationalGallery),被称为Gallery(国内多译为画廊,主要指商业机构)。而且,有些美术馆,甚至不叫Gallery,也不叫ArtMuseum,而是称之为中心、艺术宫等等。不过,无论英美,由于美国博物馆协会和英国博物馆协会都有极具公信力的、严格的对非营利美术馆的认定程序,人们并不在乎,也不需要在乎“美术馆”的称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