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第三章 一根缰绳与三驾马车(4)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9-14 13:07:16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总之美术馆学术判断所产生的商业价值的大小(对艺术市场的指导作用),由时间和市场行为来共同完成,是美术馆对社会的贡献。事实上,无论政府或财团,从长期扶持美术馆艺术品收藏中获得的甜头实在太大,不仅在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上尽到职责,获得良好声誉,收藏品折算成本的回报率也是丰厚的。

 

  不过,学术或商业,丧失博物馆伦理或坚守博物馆道德,有时候辨别起来真是有所困难。有些策略本身,既有商业利益产生同时也符合本馆宗旨;有些时候,金钱和市场又会冒充公共性,打着公益的旗号干扰学术,趁机中饱私囊。美术馆亦须时时警惕,反思市场的、资本的力量,避免沦入商业化、政治化或形式化的泥沼,失去美术馆原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古根海姆全球分馆及策略联盟战略,在纽约的博物馆界曾骂声遍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长菲力普•德•蒙地贝罗(PhilippedeMontebello)坚决认为古根海姆此举就是为了赚钱,而非真正按自己的目标和愿景经营博物馆。对于古根海姆屡屡与商界结合、吸引眼球形成轰动的大展,比如“摩托车大展”,MoMA馆长格伦•洛里(GlenLowry),也认为无疑是一种自暴自弃的行为。现在更多的看法认为这是最大限度发挥自身影响力、最大限度推广艺术珍品的良策,甚至成为国际大馆们意欲尝试的发展趋势。不过,古根海姆美术馆的总预算,每年只有四千七百万美金,不比MoMA三亿一千五百万美元的经费充裕,更不用说与美国博物馆界的老大哥“大都会博物馆”每年经费预算相比。(《博物馆美学经济》,刘惠媛,生活•三联•新知出版社,2008)

 

  努力自强,弥补资金来源不足,就意味着要放弃原则吗?什么是原则?如何在学术建设与商业经营之间取得平衡?如何一方面保持非营利机构的使命和面貌,一方面采取企业经营和行销的理念,积极创造收入以救亡图存,以实施作为社会公益机构的使命;如何在肩负保存和传承文化、发展教育、推动学术研究的同时,扮演着休闲、观光、娱乐、服务的角色;如何一方面要求专业人员持续地进行深度的研究,另一方面又要能浅显平易地与观众沟通。这些问题是全世界的美术馆、博物馆都正在面对、实践与积极探讨的问题。无论如何,美术馆经营者应该把商业上追求利润盈余的概念,转换成追求美术馆的使命、目标,与服务社会、发展社会的理想。国外美术馆发展史表明,恰恰是非营利性、公益性才使美术馆机构充满了生命力,才能严格地实践使命、建立纯正的学术体系,不受商业干扰。也只有非营利性、公益性的机构,以服务全人类为目标,具有高度的公共信赖度的机构,才能更好争取到商业赞助,保证美术馆的正常运转,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美术馆》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一:美术馆与我们(1)
· 序一:美术馆与我们(2)
· 序二:剩余的激情
· 第一章 认识美术馆(1)
· 第一章 认识美术馆(2)
· 第一章 认识美术馆(3)
· 第一章 认识美术馆(4)
· 第一章 认识美术馆(5)
· 第一章 认识美术馆(6)
· 第一章 认识美术馆(7)
· 第一章 认识美术馆(8)
· 第一章 认识美术馆(9)
· 第一章 认识美术馆(10)
· 第一章 认识美术馆(11)
· 第一章 认识美术馆(12)
· 第一章 认识美术馆(13)
· 第一章 认识美术馆(14)
· 第一章 认识美术馆(15)
· 第二章 体验型美术馆:美术馆与观众(1)
· 第二章 体验型美术馆:美术馆与观众(2)
· 第二章 体验型美术馆:美术馆与观众(3)
· 第二章 体验型美术馆:美术馆与观众(4)
· 第二章 体验型美术馆:美术馆与观众(5)
· 第二章 体验型美术馆:美术馆与观众(6)
· 第三章 一根缰绳与三驾马车(1)
· 第三章 一根缰绳与三驾马车(2)
· 第三章 一根缰绳与三驾马车(3)
· 第三章 一根缰绳与三驾马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