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四 模式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7-08 09:55:47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对模式的分析和归纳使我们得以较为清晰地把握整个书法创作的态势,帮助我们认识一件作品构成的来源,也使我们认识到风格、面目很不相同的作品构成上的关联。例如,八大山人晚期的作品,被认为是对他早期所追随的董其昌风格的背离(图6-19、 6-20),但是模式分析表明,它们在构成模式上都属于第二类,只不过前者字距、行距都比较疏朗(模式2.2.2),后者字距、行距同时被压缩(模式2.2.1)。

6-19  清  八大山人  河上花卷题诗  1697

6-20  清  八大山人  梅花图册之一  1678

  如果没有模式分析,我们很难找到这些作品的深层联系。

  构成模式种类之少,远出于我们的意料之外。对构成模式的贡献是一位书法家所能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书法史上,并非人人都有对模式的清晰意识,但有经验、有抱负的作者都想在构成上加入新的东西,不过很少人能够取得成功。构成模式类别之少当然是一个原因,对模式缺少认识是更重要的原因。经过这里的分析,我们模糊感觉到的东西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构成的总体风格处于人们自觉意识的边界上。人们有创新的自觉,但缺少对整体状况的认识。我们把它推到边界的这一侧。有了对模式的总体认识,向如何获得这种能力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对于学习者来说,关于模式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合理地安排学习和创造的关系。新的模式必然是在基本模式和已有模式的基础上产生。汉字构成、阅读的基本原则决定了这一点。因此在扎实地把握已有的基本构成样式之前,仅仅凭借各种偶然所得而要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结构关系,是不可能的。

  本书中,不同时代书法家更具体的构成特点的比较(王羲之-米芾、米芾-王铎),成为有关讨论的重要补充。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三 布置上一页五 忘情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书法》
· 六 通变
· 五 忘情
· 四 模式
· 三 布置
· 二 创作状态
· 一 书法:自觉意识的演变
· 第六章 书法创作:自觉意识的演变
· 六 书法家、现代艺术家与前卫艺术家
· 五 现代社会中的书法家
· 四 临摹
· 三 修养
· 二 “人书俱老”
· 一 书法家:形象的确立
· 第五章 书法家
· 八 行书
· 七 楷书
· 六 草书
· 五 隶书
· 四 小篆
· 三 先秦墨迹
· 二 金文
· 一 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