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书法:自觉意识的演变 早期书法史上,只存在实用性质的书写,人们一般不会故意去加以美化、修饰。随着书写技巧和审美意识的发展,人们逐渐体察到书写中所包含的美感,开始对书法的收藏,书法作品的商品价值也逐渐显现。对于书写的自觉意识便在这种背景中得到发展。 西汉,陈遵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这是关于书法收藏的最早的记录。 东汉,班超家贫,“为官佣书以供养”。书写已经能够作为一种工作,养家糊口。 东汉末期,赵壹《非草书》中记录了人们刻苦练习草书的情景。人们对书法技法的高度重视,肯定是较长时间内逐渐积累的结果。这使我们能够作一推测,可能西汉,甚至更早,人们便已开始关注书写技法的问题。 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东汉师宜官“时或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值,计钱足而灭之”。书写什么内容已经无法得知,书写的目的是换酒喝。作品写在墙上,观看要收费,而且还有精确的计算,收够了钱便把作品抹去。叙述很简略,但非常生动。它描述了一种活跃的书法境况。 如果这一记载确实,东汉时实用书写之外已经存在非实用的书写,同时展示的方式已经很有想象力,非实用的内容也可能运用在这一类创作中。展示方式与作者创作心态相关,也与观众的心态和要求相关。展示方式能深刻地反映创作意识的变化。如果这只是一种传闻,那么至少在西晋——记录这一传闻的时候——人们对这一类新颖的创作方式、展示方式已经不陌生了。 南北朝,收藏书法已经蔚然成风。 一位喜欢书法的少年,故意穿着白色的长纱衣去看王献之,王献之忍不住在纱衣上写满了字,有正书,有草书。少年感觉周围的人要来与他争夺,拿起纱衣就走;周围的人果然来追他,到了大门外面,大家抢夺起来,少年只得到一只袖子。 人们都喜欢王献之的书法,因此便有人拿羊欣的作品冒充王献之的作品,因为羊欣与王献之风格接近,写得也很好。所以当时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买王得羊,不失所望。” 宋明帝藏王羲之书127卷,绝大部分是信札,其中有两卷“扇书”,这应是为赏玩而创作的作品。 南朝文化发达,擅长文学、艺术者很多,人们也在书法中比试、争胜。 南朝时,齐高帝与王僧虔比试书法。齐高帝说:“谁是第一?”王僧虔说:“臣书人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 书法已经成为一件与荣誉有关的事情。这离后来人们那种对书法的历史感只有一步之遥。 唐代,书法作品的买卖有很大的发展。李邕,人“多金帛求其文字”;柳公权书法的收入“岁时巨万”。 收藏方面,人们对杰作的搜求不遗余力。如钟绍京,“不惜大费,破产求书”,用“数百万贯钱”买得王羲之5件行书。 书法作品中的题材也能反映人们创作中自觉意识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