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一 书法:自觉意识的演变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7-08 09:14:13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今天遗存的宋代以前的墨迹数量很少,书法作品中的题材要从历代的著录来考察。

  从著录来看,书法作品的内容在唐代有了很大的变化。唐代以前,除少量诗文外,几乎都是信札,一到唐代,题材有了很大的扩展,经文、诗文等大量出现,这是书法创作中一个重要的变化。信札是实用性书迹,其他题材,除了部分诗稿,或多或少都带有表现书写水平的目的。孙过庭《书谱》便是个典型的例子。

  书写《千字文》的人也很多。《千字文》是识字、练字的范本,同时也是展示书法技巧的好题材,大家热心于此,说明人们对技巧的重视。

  自觉意识发展的另一特点是书法专业意识的出现。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逸、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据记载,张旭是有官职的,也可以说并非“不治他技”。韩愈所说,主要是指张旭自觉地把精神生活的重心放在书法上。这与今天所说的职业、专业有所不同。韩愈所言,恐怕还是猜想、推测,这一类人物也未必以张旭为发端。但是这段话非常重要,它代表了唐人对书法功能的认识。它成为后来者往书法中投入生命热情的宣言。

  其后,怀素也因“用志不分”,专注于草书而取得杰出成就。

  对创作技法的思考成为自觉意识发展的另一个标志。

  唐代出现了很多书法著作,初唐、盛唐时的论著中包括许多关于创作的内容,中唐以后的论述中,则几乎无不谈到技法问题。在这些论述中,涉及关于执笔、运笔、结构、墨法、创作方法等众多方面的问题,可见这时人们对书法创作已经有很多的思考。

  流传至今的唐代以前的书论,大约有50篇,明显的伪作即占四分之一,而其中主要是唐代作伪或改写的关于书写技法的文字。

  书法作为商品,是影响自觉意识的另一因素。

  宋代以来,书法作品的买卖成为一种常规的商业活动。

  唐代沈传师的作品在宋代“以完本售至数万”;苏轼去世后不久,“一纸定值万钱”。

  书法创作的心态不断在发生着变化,创作的自觉意识在不断地提高,但到唐代为止,重要书法家从未表达过对自己历史地位的关注,创作的意识从不曾压倒他们日常书写的平常心。然而,从宋代开始,创作的自觉意识便成为主宰他们书写的重要因素。

  从宋代以来,书法家们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对书法作品和书法家历史地位的关注。

  苏轼在自己一件书法作品后面写着:“后五百年当成百金之值。”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对商品价值的关注,而是借价格来显示对作品历史地位的自信。

  明代,董其昌说:“遇笔砚便当起矜庄想。”目的是留下在历史上经得起考验的作品。

  王铎说:“我无他望,所期后日史上,好书数行也。”这里当然有王铎无法在政治上施展抱负的无奈,但对自己在书法史上地位的关注,一直反映在他的文字中。例如他在言及历史人物时,便不时透露出要与他们一较高下的雄心:“吾书学之四十年,颇有所从来,必有深于爱吾书者。不知者则谓为高闲、张旭、怀素野道,吾不服!不服!不服!”

1  2  3  


下一页第六章 书法创作:自觉意识的演变上一页二 创作状态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书法》
· 六 通变
· 五 忘情
· 四 模式
· 三 布置
· 二 创作状态
· 一 书法:自觉意识的演变
· 第六章 书法创作:自觉意识的演变
· 六 书法家、现代艺术家与前卫艺术家
· 五 现代社会中的书法家
· 四 临摹
· 三 修养
· 二 “人书俱老”
· 一 书法家:形象的确立
· 第五章 书法家
· 八 行书
· 七 楷书
· 六 草书
· 五 隶书
· 四 小篆
· 三 先秦墨迹
· 二 金文
· 一 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