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梅派演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3-22 18:23:13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1982年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联合赴港演出,是具有标志性的,梅先生和童芷苓双头牌,一人一天大轴,一人一天压轴。头天打泡梅葆玖的《玉堂春》、童芷苓的《铁弓缘》。接着全本《霸王别姬》、全本《穆桂英挂帅》、全本《生死恨》、《贵妃醉酒》、全本《凤还巢》。原来计划梅先生上全本《天女散花》,无奈身上文革前后十五年间搁下来,又是近五十的人了,难了,梅先生自己很想演,朝鲜战场,大江南北,这出戏红啊!可不能搁下十五年啊!而且是人生最好的十五年,三十几到五十。梅兰芳抗战八年,恢复起来,《别姬》的剑套子就减了不少,下腰什么都没有了。当年,我建议梅先生,《散花》你就来前面的和最后的昆曲部份,中间《云路》请一位年轻的。(当年还没有李胜素、董园园),梅先生说:“要唱就是全部的,半拉不唱。”这句话到如今也要近三十年了,现如今大多是半拉了,梅派名剧《天女散花》头和尾都从此不见了,就剩下二十几分钟的《云路》,真罪过。而且大多是在比赛时用上。我几次建议胜素,趁年轻把全部《散花》恢复起来,多好的昆曲啊!至今没有下文。我相信会恢复起来的。

梅先生的全本《洛神》,中央电视台做成了电视片,很正宗,有据可查。和谭元寿、叶少兰的全本《御碑亭》,虽然唱少了一点,可是散的更不容易,白口一流,中央台也有录像,很正宗,有据可查。这些都是可以一字一句,一个气口,一个落音来推敲,纯洁性究竟如何?真金不怕火烧。全本《宇宙锋》的录像,也可列入锁定项目。运气,使腔,咬字,口形确实捍卫了梅派的纯洁性。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了“平稳之中蕴藏着深厚的功力,简洁之中包含着丰富的感情。”捍卫了“使人感到洁白纯真,而荡涤着人们的心灵”艺术效果。七十多岁演唱《抗金兵》、《太真外传》还能如此,绝非偶然。

二,麦田唱片公司录制的全本《太真外传》、全本《贵妃醉酒》两个金唱片,我全程监制、策划,这件事我们很欣慰。杨乃林、张延培的作品,配器尽善尽美,“爱乐”乐团高手林立。

从策划开始到录完为止,两年多时间,不断修改、反复、推敲,梅先生一番心血,我们相识那么多年,这件事他真是用心了,梅先生自己也说:“我是用心在唱”。

京剧历史上,胡琴高手和一代名伶的合作称为天地之作。从谭鑫培和梅雨田;徐兰沅,王少卿和梅兰芳;马连良和李慕良;杨宝森和杨宝忠,内行票界传为美谈,不可分割。从徐兰沅谈梅派唱腔的正确度和深刻性,也可知他们的合作,已非偶然,是有理论基础的。王少卿接徐兰沅的班时,梅兰芳对王少卿说:“我是船,你是水,你推着我走。”是不可分离的,可称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这是一种境界,现在没有了,时代结束了,结束的时间是从“样板戏开始的。“样板戏用一种非常特殊的举世无双的推广方法,使普通老百姓无可选择,只能接受。普通人都认为 “京剧的伴奏音乐应该是这样的。”这并不能说这全都不好,“打虎上山”音乐是好的,这是对音乐本身来说。

演员和京胡手之问水乳相融,没有了,演员和琴师那种心领神会的交流,被淹没在大乐队之中,只能是现代的演唱者和整个乐队的交流。京胡不会说话了。不能让他说话,必须集体的。发展到今天,胡琴作为乐队的主要成份,乐师可以看谱伴乐。高手还是不想看谱,尽量陶醉在自己理解之中。自我陶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上一页梅派演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