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梅派演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3-22 18:23:13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京剧音韵指的是京剧独特的语音体系。

京剧音韵以普通话为主题,吸收了安徽、湖北、苏州等方音,经过一、二百年许多老艺人不断地琢磨、创造、改进、提高,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语音系统。

京剧音韵,来源于徽调,采用中州韵,习同于昆曲,又采用“十三辙”,及北方音,加上湖广韵和个别老艺人的公认的传流习惯,形成特有的语音体系。比较复杂,不能随便改革。简单化的改革要闹笑话的。

 中州韵的尖团字与湖广音的四声声调构成京剧音韵体系的主要框架,这一思路必须清晰,取消尖团字就会成笑话。

现代的同学,完全可以用汉语拼音来简化读音,易记,也不为难字而困,个别例外,如梅派的“王”字就不能按王(wang)来念,无奈无法用拼音字母表达,只能在《别姬》中“大王……”念白中的“王”去听辩。《女起解》中反调第二句“想起了王金龙负义儿男”中“王”如唱准(wang)会很难听。

尖团字的起源,这是比较深的问题。我没有来得及问我们的前辈,也无书可查。李三爷他们都走了,在时我也从没想到要问,我们还真只有“干活的”水准,几十出梅派戏里用到的,不搞错,就满足了,也没有时间去专心学老生戏了,而且我也从来没有看见过有关尖团字的起源,运用法则的理论研究著作问世,《中国京剧史》里讲的极为笼统。齐如山先生的家乡高阳人的口音,很多人满口 “尖字”,如“薛仁贵”的“薛”,很特别。再有苏州人,我爱人是苏州人,那个口音,许多字说“尖”字,好像“酒”字,所以有时我碰到一个无法确定的字,除了用“十三辙”来鍳定,就是听听苏州方言来参考。“十三辙”里,姑苏、怀来、灰堆、中东四个辙没有尖字,发花辙的“斜”就是《醉酒》中“玉石桥斜倚把栏杆靠”的“斜”,除了“斜”,没有尖字。一般学梅派的把《洛神》里的字都搞明白了,再举一反三,效果比较好。一般地说,北京人经常误把北京话里,舌尖前音做声母的字,误认为尖字,这不是京剧的尖字。专门去背尖团,没有在学戏过程中逐步结累效果好。经验之谈,王幼卿老师说戏也是这样的。

第三,梅派唱腔艺术非常善于以内在的感情传达剧中人的思想。宏观上来说,可以从他的演唱中区别出各种各样人物的身份、性格、处境和教养。从微观上来说,他结合剧情,唱腔上每一个细节的变化又都和剧中人物当时、当地的思想感情,内心活动十分吻合熨贴。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切又都表现的极有分寸、恰到好处,决不使人感到过分或不足。

在他晚期经常演出的,经他反复琢磨千锤百炼的那些梅派代表作中尤其如此:例如《宇宙锋》、《贵妃醉酒》、《凤还巢》、《霸王别姬》等,我们不对每一出代表作详细的分析。但是想举一二个例字来说明一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上一页梅派演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