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白”里说德化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4-15 15:33:49 |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德化窑位于进福建省的德化地区,主要分布在德化县的城关一带,较典型的窑址有碗坪仑和屈斗宫,据说这里有将近200多处的古窑址。从历史上看早在唐宋时期德化窑就开始烧造青白瓷和白釉瓷,且“肇始之初”就将其有着独特美观效果的作品面向海内外市场,尤其是入宋以后国家在对外贸易上由于“陆路受阻”,便更注重海运。当时的政府不仅频繁派官员到处“出访”用以大力“招徕贡市贸易”,而且还早在宋哲宗的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就在泉州建立了“市舶司”,专门负责管理“海外通商事宜”。

然而德化窑作为颇具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瓷业中心,却是明中期以后的事情。德化白瓷有“德化白”、“建白”、“猪油白”、“象牙白”等称谓,西方人则称其为“中国白”、“鹅绒白”。德化窑除了制作一些民间日常用品之外主要是瓷雕艺术作品,且于明末清除其技艺达到了鼎盛。成书于明崇祯年间的著名百科全书《天工开物》里记曰:凡白瓷者“中国惟出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南则泉郡德化……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另有记载云:“似定器无开片,若乳白之滑腻,宛如象牙光色,如绢丝釉水之莹厚”。进入到了十七世纪以后,为了扩大出口和迎合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德化窑还模仿了不少的西方金属器皿的造型,如酒壶、咖啡用具、啤酒杯子等等。然而正是那些在《天工开物》中被列为“不适实用”的“玩器”,成了五百年以后拍卖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艺术珍品,也吸引着不少的造假者为之“殚精竭虑”。

清代的中期以后,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官方的瓷器出口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外这个时期福建沿海地区的海盗异常猖獗,对德化瓷器的出口也产生了不小的威胁,至此德化窑的薪火日渐衰落。然而长期以来德化窑瓷器对海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以至于从十七、十八世纪起一些欧洲国家的所谓“皇家瓷器厂”竟相模仿生产,如法国的圣科得陶瓷厂、查得雷陶瓷厂,英国的切尔西陶瓷厂,德国的迈森陶瓷厂等等。而德国的著名艺术家柏特格(bottgin)仿照中国明代德化制瓷巨匠何朝宗的“手法”烧出了一尊观音造像,据说跟何大师还真“有一拼”,至于这位洋人的作品到底能不能算个“玩意儿”,我没见过实物故而不敢瞎说。但是,历史上的德化窑瓷器对世界陶瓷的发展曾做出过极为宝贵的贡献,这无论如何是个不争的事实。

   上一页   1   2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用瓷片讲述陶瓷背后的故事:片面之瓷》
· 古瓷文明留给我们最后的晚餐
· 雨过天青云破处 这般颜色做将来
· 印满花纹的绿色瓷片
· “雪拉同”与“叶青姬”
· 巧如范金 精比琢玉
· 天地之间的“千峰翠色”
· 直把杭州作汴州
· “南青北白”話定窑
· 含英咀华說“斗茶”
· 色白花青 光照见影
· 乳汁羊毛化卵白
· 烈焰成就的第一缕“釉下彩”
· 邛窑一红动天下
· 如梦似幻说绞胎
· “鲁山到段店,一日进万贯”
· 火与土的神奇“窑变”
· 从“邯郸之梦”讲开去
· 民间最喜“红绿彩”
· “黄沙吹尽始见金”
· “盘点”出的青花至尊
· “中国白”里说德化
·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幸得一缺补金瓯
· 后记:以往知来,以见知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