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第二篇· 墓室壁画(2)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1-24 11:09:21 |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塞外边声,长烟落日——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和林格尔,古称“成乐”,属西汉时期著名的定襄郡。古城遗址在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那里地处呼和浩特平原南沿,扼平原入山之河谷要冲,为阴山通晋北孔道。东汉末年,鲜卑族拓跋部始祖拓跋力微率20万人马南下阴山,入主成乐城,将其更名为“盛乐”。140年后,历经曲折的拓跋部终于从盛乐迁都山西,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建立正统王朝的少数民族。盛乐则作为北魏王朝的北都,延续了近150年。

在新店子乡境内恽河北岸的一座山上,还有一座东汉末年的古墓,以其场面壮阔的壁画闻名于世。古墓的主人是负责管理北方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事务的最高军政长官——护乌桓校尉。东汉墓室壁画较西汉更加贴近生活,于是我们走进阴森的砖砌墓穴中,一探这位远居塞外的汉王朝显贵的生前究竟。

大量精美的汉代壁画布满了墓室的壁、顶及甬道两侧,让人目不暇按。其中有墓主人由“举孝廉”至“使持节”、“护乌桓校尉”时的全部仕宦经历;有繁阳、宁城、离石、武城等府县城市;有官署、幕府、坞壁、庄园、门阙、楼阁等各种建筑;有出行、仪仗、饮宴、迎宾、百戏、庖厨等生活画面;有农耕、放牧、蚕桑、渔猎等劳动场景……中室还绘有墓主人的思想及精神生活,如古圣先贤、烈士豪杰、神话传说等西汉以来的传统壁画内容。整组壁画像是一部描写墓主人生前所见、所闻、所感的丰富而华丽的回忆录,留给后人来细细品味揣摩。

《舞乐百戏图》堪称汉代壁画的精品之一。图中描绘的是墓主及宾客,边饮酒边观看乐舞杂耍的情形。表演场地的中央是一面建鼓,两侧各有一人执桴擂击,左边是乐队伴奏。弄丸表演者轻松地同时飞掷五个弹丸;飞剑者正跳跃着将剑抛向空中;舞轮者站在踏鼓上将车轮抛起在空中;倒提者在四重叠案上倒立。童技是最惊险的节目,一人仰卧地上,手擎樟木,樟头安横木,中间骑一人,横木两侧各一人,作反弓倒挂状。画面上部,一男子与一执飘带的女子正翩翩起舞。表演者都赤膊,束髻,肩臂绕红带,动作优美、矫健。

《舞乐百戏图》构图处理为罗列式,反映出中国早期绘画的观念。以建鼓为中心安排人物的构图位置,将观者放置于上角,在余下大面积中尽情描绘场中乐舞杂耍之人,只描写其意而不事雕琢。画面设色鲜艳,以红为主,间以黑、棕色,透露出天真质朴的气质,表现出作者稚拙的艺术思维和熟练的绘画技巧。

《汉使持节护乌桓校尉出行图》最为突出的是墓前室壁画中环绕一周的出行图,六任官职的出行场面各自独立却又相互连续,从而把数百人骑和数十车驾的内容贯串统一在一个宏伟的画面之中。图中的百余马匹,动态逼真、各具风姿,乘马轻捷,驾马因挽具的负担而步伐沉稳,并驭而驾的马则步伐整齐,狩猎场中的马则腾跃疾驰。画面内容安排得主次分明,疏密有致,虽然人马密集,但不显得杂乱,而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鲜明印象。

《过居庸关图》描绘了墓主经居庸关前往草原的情景,用山谷中的桥梁表示居庸关,加之用线的简练、准确,富有想像力,成就了这幅场面宏大、颇具表现力的绘画。

古墓中百余平方米的壁画,展现了1800年前汉代画工令人钦佩的艺术才能。它们具有高度的构图技巧,画风古拙、简约而粗犷,既写实又写意。人物的身份、姿态、神情的刻画生动入微。马的造型硕壮劲健,特别是头颈及蹄足让人感到有一种强劲的弹力,踢踏有声。而其瞬间动态的表现尤显功力,从而造成了整组壁画热烈紧张的气氛。壁画以其规模之恢宏,形式之质朴,充分凸现了汉代艺术“气魄深沉雄大”的时代风格。

走出阴暗的古墓,心中意犹未尽,一幅幅丰富生动的塞外风俗画还停留在脑海里,等待回去的路上慢慢品味。回头瞥望,阳光像粉尘一样倾泻在墓室出口。晴朗的碧空,清新的空气,和林格尔、呼和浩特,蒙古,这里仍然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家园,这里的文化和风景也依然保留着它独特的魅力。

 

风韵绰约烁古今——北齐徐显秀墓室壁画

墓葬坐落在王家峰千亩果园之中。顺着墓道斜坡,一直下降到8.5米深处的墓室甬道口,1500年前一支气势宏大的仪仗队的彩绘画卷完整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两侧壁画一气呵成,没有顾及墓道、过洞和天井之间的分界,浑然一体。西侧壁画内容是墓主人的出行仪仗队,年轻英俊的86个仪仗队员神态各异,12面彩色三旒旗迎风飘扬,6匹栩栩如生的鞍马整装待发。最前面做引导的是4个怪兽,其中两个是传说中专司镇墓驱鬼的“方相氏”,周围点缀着具有浓厚佛教意味的宝相莲花和云气纹饰。东侧牛车出行仪仗队为女墓主所有。一群丝带飘逸的侍女,捧着梳妆盒、披风,顾盼生情,体态婀娜;车前御手正竭力控制套驾着华丽篷车的公牛。远处,装扮华丽的贵妇人徐徐走来,一脸的从容和矜持。

墓的主人徐显秀是北齐政权统治时期的太尉和武安王。在北魏末期,那个天下大乱的时代,他先是参加了尔朱荣的队伍,后来尔朱荣失败以后又归了高欢,然后就一步一步地进入东魏的政权高层。公元571年,在戎马一生也享尽富贵之后,死在晋阳城内的府第中。墓室两壁卒吏前呼后拥,旌旗随风飘扬、浩浩荡荡的仪仗队列壁画,生动地展示了墓主人生前出行时的壮观场景与华雍气象。那紧跟坐骑的腋夹公文包、臂挎马扎、手捧官印的仆吏,则无一不透露出墓主对宦海生涯的眷恋之情。

正对着墓门的墓室北壁是墓主夫妇的宴饮图,仆役侍从、乐舞百戏将墓主夫妇拥坐于帐中榻上。男墓主形象英武威严,女墓主高贵端庄。在他们的榻前还置有一几,盛放着五谷杂粮、美味佳肴,似乎要将这世间所有好吃的、好喝的极尽所能地带至阴曹地府继续享用。

北齐的统治者是非常推崇佛教的,在壁画上你总能找到浓厚的佛教色彩。如那迎风招展的旌旗间的朵朵飞天莲花,在佛教里象征着安宁祥和,在这里则蕴涵着墓主死后世界的四时顺畅、环境和谐之意。

徐显秀墓壁画中还出现了一些高鼻梁、深眼窝的仆吏和带有异域风情的精致裙袍,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东魏北齐晋阳古城的昌盛和辉煌。那时候,晋阳作为别都,常年驻扎着许多朝廷官员,这些官员中有许多人经常与中西亚人往来,经济、文化交流都相当密切,壁画中所描绘的正是这样的历史事实。

中国古代绘画很早就有“疏密二体”之说,密体近似于现代人所谓工笔画;疏体则近似于现代人所谓写意画或速写。它不拘泥于细部摹写,而以生动流畅的线条捕捉神韵。王家峰北齐墓的壁画,正是古代疏体绘画的杰作。壁画中与真实物体同样大小的形象,不用起稿而一笔到位,线条若行云流水,游刃有余,画面充满动感,人物呼之欲出。这形神兼备的清新画风、精湛的画艺,难怪让众多专家击掌叫好。

有人猜测,徐显秀墓的作画者是当时的宫廷绘画大师——杨子华。一来因为徐显秀作为朝廷重臣和皇室贵胄,完全有资格请到杨子华为其墓室作画,更重要的是墓室绘画的艺术风格与杨子华极其相像,处处透着这位极具个性的画家的灵气与神韵。究竟壁画作者是谁,现已无从考证了。但无论是杨子华与否,太原北齐墓室壁画的出现,无疑又给灿烂的中国画史平添了一道更加耀眼的光辉。

 

下一页·第二篇· 墓室壁画(3)上一页·第二篇· 墓室壁画(1)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中国艺术地图》
· ·第一篇· 岩画(2)
· ·第一篇· 岩画(3)
· ·第一篇· 岩画(4)
· ·第二篇· 墓室壁画(1)
· ·第二篇· 墓室壁画(2)
· ·第二篇· 墓室壁画(3)
· ·第二篇· 墓室壁画(4)
· ·第三篇·宗教壁画(1)
· ·第三篇·宗教壁画(2)
· ·第三篇·宗教壁画(3)
· ·第四篇· 古画风景(1)
· ·第四篇· 古画风景(2)
· ·第四篇· 古画风景(3)
· ·第四篇· 古画风景(4)
· ·第四篇· 古画风景(5)
· ·第四篇· 古画风景(6)
· ·第四篇· 古画风景(7)
· ·第四篇· 古画风景(8)
· ·第四篇· 古画风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