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目楚天舒——长江与《长江万里图》 长江如气势恢宏的矫健苍龙,伸展于千回百转的崇山峻岭之间,横贯神州大地。她从高山雪地走来,蜿蜒东去,如势不可挡的滚滚铁流,一路过关夺隘,冲破重重险阻,倾泻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劈开重峦叠嶂的云贵高原,越过丘陵起伏的四川盆地,切穿险峻挺拔的巫山山脉,汇聚到广阔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后奔腾入浩瀚无垠的东海。 长江的源头位于中国青藏高原群峦叠嶂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雪峰西南侧的冰川。藏语“格拉丹东”,就是“高高尖尖的山峰”的意思。雪峰积存着大量的冰雪,融化的冰水汇集在姜根迪雪峰脚下,形成了滚滚长江的正源——沱沱河。那里有洁白无瑕的雪山冰川,连片的沼泽地,热汽蒸腾的泉群和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间有湖泊分布的大面积风积沙丘,地势高、空气稀薄、人迹罕至。 “青海诸番道,兼衣夏月过。……地险达般岭,天通穆鲁河。”这是清代乾隆末年蒙古族诗人和瑛歌咏青南的诗句,最后一句“天通穆鲁河”指的是长江的上源通天河。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之上,通天河河谷宽浅,水流缓慢,两岸草滩成片,牛羊成群,是肥美的高原牧场。公元9世纪,一批高僧圣者逃离西藏,在这里建寺立庙,延续佛统,如今通天河沿岸已是寺庙林立、钟磬不绝的一方圣土。在来库、贝库,文成公主进藏时建造的殊胜塔、大日如来像、文成公主庙依然挺立,向后人诉说着曾经的故事。玛尼石的石经文化,使它成为朝佛转经、匍匐顶礼的圣地。 出了玉树的长江,从青藏高原一路奔涌咆哮进四川,改称金沙江。它是一条滋生传奇的江,又是一条狂放不羁的江。金沙江山高谷深、水流湍急。“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毛主席诗词中的气势雄壮的一句,道出了它的恶劣险绝。进入云南的金沙江,与澜沧江、怒江一起,并肩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势若万马奔腾。江水随地势自西北逐渐向东北倾斜,沿途群山绵亘。到了丽江县的石鼓镇,金沙江被海罗山所阻,突然来了一个百多度的急转弯,掉头折向东北,形成罕见的“V”字形大弯。“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人们称此美景为“长江第一湾”。之后,穿山削岩的江水,又在雪山之间劈出了世界上最深、最窄、最险的大峡谷——虎跳峡,成为如今令无数探险家跃跃欲试的惊险奇绝之地。 金沙江畔的元谋有170万年前的古人类。元谋龙街渡口是昔时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中的地方。战争年代,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巧妙牵制了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使红军主力得以顺利渡过天险金沙江,在红军长征历史上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长江自四川宜宾下至湖北宜昌,是险滩密布、礁石林立、水流湍急的川江。古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奔流在两岸崇山峻岭中的川江,航道狭窄弯曲。从前,川江在其660公里航道上,有阻碍航行的险滩311处,像青滩、泄滩、崆岭滩等有名的“鬼门关”就有37处,人们一直视川江航道为畏途。在千百年的木船航运时代,纤夫是险滩的唯一征服者,每当船过险滩、溯江航行时都需要纤夫“拉一把”,这就是人力绞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川江纤夫“脚蹬石头手扒沙,风里雨里走天涯”,坚硬的石头上留下了纤绳磨砺出来的一道道深深的纤痕。而纤夫负重前行喊出的一声声号子成了著名的川江号子,高亢、豪迈而有力,在峡江之中久久回荡。如今,豪迈奔放的川江号子已成为千古绝唱,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的建造,令一个个的险滩、急滩、浅滩隐没在深深的航道之下。 说起长江,不能不提到三峡。“夔门通一线,怪石插横流。峰与天关接,舟中地窟行。”瞿塘峡两岸险峰上悬下削,如斧削刀劈而成,山似拔地起,峰若刺天去,自古以来,其山水以“雄”著称。巫峡则以“秀”闻名,唐朝诗人元稹曾赋诗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巫峡的巫山云雨堪称天下云雨之冠。百里西陵峡,三里一湾,五里一滩,峡套峡,滩连滩,像竹节一般稠密。伟大诗人屈原的故里秭归就在这里。一直以来,这都是块“民生多艰”的地方。葛洲坝让横亘在秭归人眼前的“鬼门关”变成了风平浪静的“黄金水道”,而三峡工程的开工建设,更让这片曾经荒凉的小地方旧貌换新颜。如今,秭归已经利用奇峻的西陵峡、瑰丽的楚文化和雄伟的三峡大坝,发展起了初具规模的旅游业。体谅黎民疾苦的屈原,见到如此变化,也不会有怨言吧! “朝辞白帝彩云间”,三峡游线之上,1300多年的白帝城仙景如画;洞庭湖畔,积淀了1700年历史文化的岳阳楼北望长江;世界文化遗产的庐山“一山分江湖”;登上“东南第一山”的九华山天台,看长江如游龙横卧江淮大地,南望黄山奇峰秀水,《长江万里图》中的景象又一次浮现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