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如何在生命中起作用?
假如惊奇是点燃行动的火种,那么渴望就是推动艺术生活的引擎,而反应或作用便是起动的第一档。在我们对基础技巧的探讨中,一个人的反应正是我们确实可以见到并能描述的第一个动作。
“反应”(respond)可回溯到拉丁文原字“respondere”,它是一个复合动词,“re”的意思是“再一次”或“回到原处”,“spondere”则是指“承诺、答应”,所以就语源学上的意义来看,“反应、回应”就是“以承诺作为回报”的意思。“反应”不只是接受刺激后产生的本能反射动作,也不只是脱口秀主持人对观众所提问题的机智应答,它是一个小小的个人承诺,或者勉强称作契约。
我将这种实现承诺的技巧称为“反应能力”。这种反应能力不仅仅表现为临时决定是否要走付费高速公路,也不只是判断一个人敏感与否的问题。“反应能力”包含了另外一份对遭遇突发状况的热切之心,它带有些许渴慕者的活力,能够嗅出值得发现与把握的机会。凭着这股热切的态度,艺术家们能够轻易地在目光所及之处发现极具价值的事物。
在艺术上特别容易看出一个人是否具备反应能力。举例来说,我曾看过许多人在面对复杂事物时,譬如,站在一幅现代画面前,不屑一顾地发挥他们的“反应能力”:“在我看来,这简直是小孩子的涂鸦乱画嘛;我看不懂他画的是什么!”或“这根本是四不像嘛,我不喜欢这幅画……”这些态度或许没有恶意,但是他们所表现出对人类艺术潜能的漠视,正是我们应该一致谴责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这种拒绝回应新事物、拒绝探寻其中含义与价值的态度,就是一种对责任的否定。
我们应以澄净的心观察事物,切勿骤下判断,放下主观意识来思考我们每一次的经历,并愿意让自己的心灵与外界搭起一座联结的桥梁,这些都是培养“反应能力”的技巧。
看到一个哭泣的小孩时,你会有所回应;听到一首喜欢的歌时,你也会有所反应。在无法立刻进入状况的情形下,如站在一幅不甚熟悉、奇怪又抽象的画作前,你应用渴望了解的心设法与这画布上的意境产生某种联结,甚至为此摒弃过去的价值观及先入为主的观念,以求发现进入作者内心世界的入口。一旦成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你一定会将内心真实的反应再反射回来细细咀嚼。或许内心的回应不一定是赞赏或认同,但只要它是你对所观察事物的本能回应便已足够。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反应能力:抛开成见,真诚地观察我们所遇到的事物,并且毫不掩饰地回应。这种回应方式就是一座运用艺术技巧来联结外界的桥梁。重要的是,这座桥梁必须靠你自己去架设。
此回应技巧能帮我们与新事物之间制造出微妙的关系联结,不管是政客或传教士、新新人类或者是极右派分子,只要经过掌握该技巧的训练,就都不再容易为人诟病,人们也更能自然、巧妙地进行艺术创作。
还记得你煞费苦心做出一番成绩来的那种感觉吗?自己制作礼物的成就感、第一次上台演讲或唱歌时的战战兢兢、构思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故事、在法庭上代表陪审团宣读审判决定的心情……这其中或许包含着恐惧,然而成年人已经学会在脆弱时包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显示出你对自己的表现有所渴望,而这份渴望需要靠勇气来实现。
生活艺术的培养工作让人们有勇气去实现渴望,并提醒人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大多数人都擅于怪罪他人或为自己找借口,不过勤于找借口的人多半一事无成。艺术画廊里的画作即使不够完美,也不会在旁边贴上标签说明原因;爵士乐队的鼓手在表演中都会全力展现自己的演奏技巧,就是为了表示对自我行为的负责。
积极的渴望不仅出现在爵士乐队里,在艺术的培养工作里更是比比皆是。肯尼迪总统喜欢说一段弗兰克•奥康纳的轶事,这故事传达了这名爱尔兰作家追寻渴望的无畏态度:奥康纳与一群儿时玩伴沿着乡野田园散步,突然被一道果园的围墙挡住了去路。那是一道非常高的围墙,大家面面相觑地犹豫着要不要爬过去。最后大家互使了一个眼色,不约而同把帽子抛向了墙的另一面——众人相视而笑,除了越墙追随,没有其他选择,不必再有任何疑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