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静水深流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3-27 09:38:22 | 出版社: 典藏艺术家庭

我现在做“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课题研究,就是为了给中国画的现代发展提供一个合理性支撑。所以,我们整本书(《中国现代美术之路》)都没有涉及艺术本体形式语言的价值判断。这是我们下一步的事情。这些都和我画画有关。

我画画的路子,也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比如有人敏感到我很容易走现代抽象的方向,画起来一定比现在这样出效果。其实我也时常手很痒,一不小心就会往抽象的方向去,我是有意识地控制着,努力把握好这个“度”,避免走向西方的抽象绘画。为什么我要这样舍近易而求远难呢?

中国画在今天的生存与发展,从宏观上来讲是中国画的传统图式和表述方式,如何在现代社会里转型为与现代审美和现代的精神活动相协调的新的语言形式。具体到绘画实践上,探索中国绘画改革的道路占据主流的大体有两种:

一条道路是以中国画笔墨中可用的一部分来表现当下的社会生活,这个方向可以全国美术展览的国画部分为例,历年参展的作品大多是画人物,密密麻麻的人物,而且造型能力普遍都很强,仔细地看也有点笔墨。山水花鸟题材,大多是小笔触满纸铺排,有的作品笔墨也不错,但都是小笔小墨。这个方向在表现社会生活内容方面,颇有成绩。这条道路探索的基点,是试图将中国画的观念形式纳入再现艺术体系。这样的努力方向,或多或少将限制中国画抒情写意的根本特质,由于它与中国画体系的深层内核难免不协调,因此潜伏着难以克服的矛盾。最终,中国画原有的富于哲理、善于表现内心情操、精神深度的优势,也就失去了。

另一条道路是实验水墨的探索,这个方向是朝向西方的,除了笔、宣纸、墨、水等媒介材料是中国画传统的以外,观念都是从西方现代主义来的,不过由于所用的媒介材料是中国的,所以还会有些中国的味道。这个方向也不失为一种艺术的拓展,但是却失去了中国画传统中最宝贵的精神性的文化底蕴。

上述两种水墨探索的不同基点与角度,对中国画传统也有或多或少的继承,但是它们对中国画传统的主线都有很大的偏离和割裂。所以,在与现代审美和现代精神活动相协调,逐步形成新的语言形式上,都还不是最难的道路。最难的是什么呢?最难的是在今天对文人画传统中,抒情写意的那一部分,抒发中国文化氛围中中国人内在精神的延续和拓展。这条道路难就难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与当下的社会生活之间的鸿沟与差距很难超越。倘若说到中国画的现代转型,我始终觉得形式语言上的转型为次、为表,而内在精神的转型为主、为里。内在传统精神的现代转型怎么转?这是比语言形式的转型更复杂也更重要的问题。

细雨清风-180×360cm-2000

这是我脑子当中的问题意识。我的画是根据这个问题意识来画的。面对这样一个宏大而抽象的问题,我也不可能想到有什么现成的方案。我的办法是一小块、一小块地去做。我现在这个阶段正在做的是:尽可能地守护和保留中国画的笔墨,同时又要使这个笔墨传统合乎当前变化了的绘画观赏功能。原先中国画的观赏功能主要是把玩,所以笔墨都很小,小笔小墨。现在中国画的观赏功能主要是在现代的大型公共空间里展示,所以需要大笔大墨。比如我画的大画,如果用传统的小笔小墨,根本没办法画。像《仲夏之梦》,我想画得很黑,整个把它压得黑黑的,让荷花亮出来,让这个光点亮出来。这个亮点有点像眼睛,有点像萤火虫。我这样画,必须要改造笔墨:把笔墨从小笔小墨改成大笔大墨。在我看来这个笔墨的改造是必须的,如果我把笔墨全丢掉,虽然更容易一些,可是也就没意思了。我的想法是既要发挥笔墨的优势,又不能因此而使中国绘画局限在案头把玩的状态。我要设法让笔墨适应我们今天的艺术观赏方式,可是改造了以后的大笔大墨,还要能跟笔墨原有的传统价值评价标准对接得上。

传统的价值评价标准,到了晚明以后有一个重要的演进趋势,就是笔墨的进一步独立。笔墨与客观对象的关系,进一步地由笔墨依附和贴近对象形体,转向与对象的疏离。这个转向的潜在变化就是对创作者主体意识的高扬,以表现主体为主,“象物”与“造景”的成分进一步减弱,这是笔墨独立的内在价值。

1  2  


下一页“游于艺”与实验的人生上一页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自觉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守护理想》
·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 “在蔚蓝色的天空中高高站起”
· 润物细无声
· 最初的艺术教育与理想主义的雏型
· “文革”的困惑
· 理想主义的转换
· 废墟上的重建与艺术事业的起步
· “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对父亲的再认识
· 作为体系的传统
· “互补并存,多向深入”与误入理论界
· “绿色绘画”:中国绘画的未来前途
· 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自觉
· 静水深流
· “游于艺”与实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