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静水深流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3-27 09:38:22 | 出版社: 典藏艺术家庭

在中国画发展的早期,是以表现客观对象精神气韵为主要标准的。在以山水题材为主题的发展中期,“意境”成为基本的价值中心。如果说“意境”更多地体现为创作主体与客观物象的对应关系的话,那么什么范畴可以作为近代中国画的价值中心,用来体现创作主体与语言形式的对应关系呢?受我父亲的启发,我以“格调”作为近代中国画的品鉴价值中心,并且从中国画价值结构历史演进的宏观角度,认识和确立“格调”作为近代中国画价值中心的地位,提出将“神韵”、“意境”、“格调”三个范畴确定为中国画价值中心转移的三大阶段。

 
长夏-69×68cm-2004

“格调”这个范畴,涉及的是通过中国画的形式语言来表现作者的人格、气质与情感。作为一个价值尺度,它的高下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人品学问,二是形式语言的修养。在中国画的体系里,这两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晚明以来笔墨进一步独立以后,中国画的审美价值正是由这两个方面决定的。在明清的画论里对笔墨的品评都非常人格化,人品与画品是紧密相联的,这一点在中国艺术精神里也有很深的根基,无论是画论、书论,还是文论,对作品的品评最终都会落实到对人物的品藻、对作者的评价上。无论“神韵”、“意境”还是“格调”,概莫如是。所以笔墨独立的价值,不在一味的形式主义,而在于如何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渗透或投射到笔墨的形式语言当中去。笔墨的修养有功力,人格才能有呈现,因此也就形成了对中国画传统、对笔墨技法相对较高的本体论要求。

“格调”所讲究的正是笔墨在传承基础上的演进,与新的审美趋向之间的复杂关系。“格调说”既对晚明以来绘画语言风格的重大转变,提供了一个评价和解说的价值基点,同时它又与以往的价值结构在学理上、渊源上和本体自律性上一脉相承。我自己的画,既要把笔墨改造成大笔大墨,又要使改造后的笔墨与原有的传统价值评价标准对接得上,这个传统价值评价标准就是“格调”。

我的学画经历和我的同代人一样,都学过西画,要想完全排除西画的影响,既无可能,也没有必要。但是这个现实并不能决定了我们只能主张去画“不中不西”的画。我一直以为既要了解西方,对西方的语言和艺术传统有深入的感悟,同时又要有拉开距离的“自觉”。譬如我自己的画很容易往西方抽象画的方向走,但是我强忍住不走。为什么?因为我的画如果不往西方抽象方向去,得到的实际上比失去的要更多,也更根本。

笔墨、章法与境界是中国画传统价值建构三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当中,非常强调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的中间点。中国人对于这个“度”、对于中庸与和谐、对于对立之中的统一的研究,恐怕是世界上其他民族难以企及的。从社会和经济发展到日常生活,中国人都强调对立面之间的平衡与统一。在中国画的价值当中,从来不认为向一个方面偏过去是伟大的成就,也从来不认为过于偏激是很困难的,而是将过于奇、过于怪、过于极端、过于标新立异,看作是比较容易的事情。难的是“奇中有平,平中有奇”。为什么过去狂怪的“野狐禅”风格,会被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看得比较低呢?就因为它不需要把握“度”的那种非常敏感、非常纯粹和到位的能力,其综合的难度比较低,精神的品位也相对偏低。在中国画的价值体系当中,最难最高的是对各个方面的关系都把握得恰到好处的本事,诚所谓“居中之处”。这个“中”不是现成的就在矛盾各方的中间,而是在动态的矛盾各方之间不断生成的构成。这是跟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截然相反的价值尺度。

今天我们大家都面对着多种或对立或交互运动的价值系统,我对自己水墨画实践的一个主要的要求,就是在多重矛盾的价值评价标准当中把握住这个“度”。

1  2  


下一页“游于艺”与实验的人生上一页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自觉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守护理想》
·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 “在蔚蓝色的天空中高高站起”
· 润物细无声
· 最初的艺术教育与理想主义的雏型
· “文革”的困惑
· 理想主义的转换
· 废墟上的重建与艺术事业的起步
· “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对父亲的再认识
· 作为体系的传统
· “互补并存,多向深入”与误入理论界
· “绿色绘画”:中国绘画的未来前途
· 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自觉
· 静水深流
· “游于艺”与实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