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洹.《希望隧道》. 装置. 2010年 ⊙《希望隧道》是张洹联合UCCA共同策划的一个社会公益项目,本项目呈现的是被地震摧毁的火车残骸及变形的轨道,以及火车从事故地点辗转西安、上海再到北京的纪录片。(源于新浪网)鲍栋:对一种空洞的物质的力量的炫耀,暴露了艺术家在方法上的粗楞,让人们只能惊叹其所花经费的数额。 崔灿灿:张洹这件作品属于典型的“高成本、低常识、搞场面的宏大巨作”,将在地震中被破坏的火车头搬进美术馆。艺术的智慧成了可有可无的“庸俗点子”,而“点子”本身又毫无创意。张洹这件作品有丧失艺术修辞的必要性的嫌疑,作品中既没有对环境恶化的思考、又缺乏对受难者心理感受和瞬间生命消失的缅怀,只是无关痛痒的说了句“自然很可怕”。倒不如将这些钱捐座小学,更为有效和真诚。 刘礼宾:成功变成了自信之后,艺术家无论如何慈善,都掩盖不住创作的贫乏。 李笑男:这件大而不当,内容空洞的作品气质让人很难同张洹早期的作品建立起联系。创作思路的转型在艺术实践中同时意味着机会和风险。但这件作品,如果借用作品的名字,让人看不到机会,看不到希望。 柳淳风:张洹的《希望隧道》就像流行乐坛的口水歌一样,空洞乏味。海归派中不乏这样的合格的机会主义者,将祖国变成工厂,再通过在海外注册的公司和国籍将伪劣的产品卖掉,造就了一个成功的商人。 鲁明军:姑且不论《希望隧道》在语言向度上的陈旧与老套,即便就作者更为看重的社会和公共意涵而言,其非但没有更深地介入其中,反而抽空了可能的所指,而显得异常空洞、乏味。 孙冬冬:与艺术家本人着力营造的人文关怀相比,如何从地震现场拉回火车残骸更能引发观众的兴趣,不禁令人想问艺术家本人的社会能力到底有多大?假如这也是作品的一部分的话,那么我觉得这恰恰是这件作品无法令人感动的原因,因为我只看到了张洹本人,而没有看到所谓的希望。 杨卫:《希望隧道》是艺术家张洹2010年展出的一件作品。他将在汶川地震期间被摧毁的一辆火车残骸买来,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将其车头和末尾一节组装成作品,希望通过这种还原带给观众一种悲剧的震撼,结果却是事得其反,使人们走近这个庞然大物的时候,感到的只是一种大而无当的空洞,以及资本在艺术品生成过程中的强大力量。如果说杜尚的现成品艺术是通过思维转换来使物来颠覆物的原意,从中突显出人的非凡智力,那么张洹的《希望隧道》尽管动用了强大的资本,但仍只是将物进行一种笨拙的还原。 朱小钧:作品制作和转换过于简单,机械移植并不能冻结破坏和摧毁发生的瞬间。从观念到语言的苍白,显现了艺术家创造力的单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