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微言大义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3-25 15:44:29 | 出版社: 中国当代艺术基金出版社

 
“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展览海报

编者按:“微言大义”栏目是杂志本期特别开设的新栏目。本栏目将针对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圈一段时间内的某些热点事件,邀请部分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家或文化学者发表自己的简短看法。本期栏目特邀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刘礼宾为主持人,本期他选择了徐冰针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理论的批评以及“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两件事作为探讨对象。

一 .

2009年10月31日,徐冰应“马爹利-南都艺术沙龙”的邀请,成为该沙龙创立后的第一位开讲座者。当晚的讲座之后,徐冰接受了《南方都市报》记者的专访,在题为“只有和社会有关系,才能走得更远”的访谈中,徐冰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提出了批评。主要有三个观点:一是中国当代艺术基本上没有什么批评可言;二是中国批评家很少能读作品;三是因为大部分批评家不会读作品,最后只能谈观念。2011年1月份,各艺术网站转载了这一旧文,并引发热议。

1  2  3  


下一页2010中国当代艺术金酸莓奖上一页把风暴引进更高的城邦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时代2011年第一期
· 把风暴引进更高的城邦
· 微言大义
· 2010中国当代艺术金酸莓奖
· 当代精神的艺术救赎
· 心灵的自由与人性的回归
· “在线人间”水墨的“民国风”与影像的“流变性”
· “视觉运动”架上绘画研究系列之一
—— 一种艺术内部问题研究的绘画(节选)
· 王广义:“雾状思想”与“不确定”
· 多多:耕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