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洹.《和和谐谐》. 雕塑. 2010年 ⊙ 张洹的镜面不锈钢雕塑《和和谐谐》高达6米,原作被上海世博会永久收藏,陈列于世博轴上。(源于中国世博网)鲍栋:是发自内心的主旋律?是不动声色的戏谑?其实什么都不是,只要成功就可以。 杭春晓:街头闹剧色彩的雕塑,将曾经具有批判性的艺术家模糊为商人?抑或没有“大脑”的颂歌? 何桂彦:《和和谐谐》是一件很讨巧的作品,其文本阐释也写得极其完美。但匪夷所思的是,《和和谐谐》与《21平方米》竟会出自同一位艺术家之手,这是一个多少会让人感到尴尬的玩笑。当然,如果抛开甲方的意志,《和和谐谐》引发我们思考的并不是在面对公共艺术项目时艺术家该如何与体制内的官僚进行博弈的问题,而是当代艺术在不放弃自身批判性的前提下该如何才能真正融入到公共空间中的问题。庸俗的装饰和所谓“政治正确”的公共艺术都是每一位当代艺术家应该自觉去抵制的。对于张洹的整个艺术历程来说,创作《和和谐谐》原本就是一个错误。蓝庆伟:不知道艺术家张洹将用怎么样的形式将其世博会作品《和和谐谐》写入他的艺术履历,这件作品与蔡国强的烟火表演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与其称这样的作品为艺术品,不如将其称之为政治任务。从此角度讲,作品跟艺术家没有多大的关系,与其说这是艺术作品,不如说是政治走秀。 卢迎华:张洹的这件作品过于急切地想要传达出一种希望与政府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形成一致的愿望。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的独立身份和立场只变成了更大的政治游戏的表达的工具和依附而已。 蒲鸿:媚俗、臃肿的视觉手段传递的是乏善可陈的观念。 盛葳:《和和谐谐》是一件可以被完全矛盾、双向解释的作品,看来“智慧”的背后,笼罩着投机主义的阴影。一方面它可以在“当代艺术圈”被提前设定的“批评家”看作一种包容性的试探;另一方面又可以主流声音支持“世博”。类似作品在近几年时有出现,极具“中国性”和“时代性”。 王春辰:不符合作者的风格,尽管用一种现代的金属来表现这种图腾之物,但过于媚俗,如果是一个一般的作者,也不会有人关注;但既然是一个叫做张洹的人做的,那肯定可以分析他的创作水准的动摇,肯定发现了作品的低劣和对大众审美力的低估。特别是放在世博会这样一个公共空间里,有那么多的国际作品在作参照背景,就显出这件东西仅仅是一种游乐趣味,没有更大的想象力,从而失去它应该具有的现场震撼力。 赵子龙:借助国际大型活动的时机,将中国文化的“和谐”理念通过艺术化的方式传播,符合当下时局,并且产生了切实的社会效应。然而将熊猫符号与理念的对接简单粗糙,雕塑语言虽然具备当代艺术的典型特征,却缺乏创新性和审美感,材料气质、造型、理念与安置环境之间关系混乱,作品自身感染力不够,只有靠符合时局的观念阐释进行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