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中立.“雕塑系列”雕塑. 2010年 ⊙ 2010年罗中立展出了他耗时三年半时间完成的雕塑作品,如《巴山夜雨》、《承包地》等。作品先后在重庆以及北京的“建构之维”展览中展出,作品的色彩由其用油画颜料涂绘,这些组合雕塑作品来自其油画主题人物形象风格。(源于华龙网)鲍栋:跟风做“画家雕塑”,但对雕塑语言几乎没有理解,从绘画的平面性到雕塑的空间性的转换非常失败。 杭春晓:艺术家“串行”不是不可以,但还是用“旦角”的腔调唱“生角”,最终是不伦不类。 刘礼宾:前几年有个不好的风气,就是画家做雕塑,不管自己的作品是否适合“雕塑化”。在这个风气过后,罗又再一次让观众想起了前几年。于是观众悲哀地看到:大巴山下起了色彩雨。 蒲鸿:绘画与雕塑还是有差别的。文艺复兴时期,天才论盛行,这使得一个艺术家同时兼备平面造型和空间造型的能力,如米开朗基罗。但随着学科的细分,专业能力的限制实则在使天才型的艺术家愈发不可能。罗中立在做新的尝试,但不是所有尝试都是成功的,尝试需要冒险。他的新雕塑缺乏空间感,而雕塑上的油彩也远不如其油画上的笔触质感富有表现性和张力。 王春辰:这类作品是一种现象,即将二维的作品变成三维的雕塑越来越流行、越来越普遍,很多人都有创作,但如何走进雕塑的空间意识与立体语言,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许作者的立意本来也不想让它们像雕塑,就像一幅立体的画。但作为雕塑的立体语言造型,是否就是直接过渡过来,成为这批作品的焦点,或者说,作为架上的绘画思维与作为立体空间的思维有何差异、有何共性,不一定非得是空间感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否就是绘画的直接延伸,就成为可以探索的实践与理论问题了。 赵子龙:罗中立绘画中那种乡土的、民间的、朴实的、粗犷的、稚拙的气质曾经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契合了时代精神,为历史选择,却也因此成为符号。时隔三十年,中国的社会背景、文化语境、时代精神都业已发生巨大改变,而艺术家将当年符号化的绘画由二维简单转换为立体的雕塑,支撑其生效的已不再是符合时代的精神价值,而是怀旧、纪念、权力和市场。并且,经转换后的雕塑,沦落在雕塑、绘画与民艺之间,既失去了原初绘画的感染力,也没有在空间、形体方面取得进展,又不具备民艺的精神性、工艺性,最终似是而非,暧昧而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