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角落里的光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9-06 10:44:17 | 出版社: 内蒙古日报社

像所有油画系的学生一样,闫冰在四年学习过程中尝试着不同的绘画风格,直到毕业创作逼近。虽然他还没有很明朗的看到绘画之外的其他可能性,但他分明厌倦了画布上的形式游戏(也可以说是对油画语言的探索),他需要一次冒险,哪怕是以失败告终,也不愿给自己的大学画上一个平庸的句号。2007年的毕业展上他展出的作品是在保留了动物外形的整张皮毛上描绘动物的本体形象,这组取名为“生死疲劳”的作品在美院毕业展上显得陌生而神秘,皮毛上的动物形象用线条简单勾勒,有着人类原始造型的色彩与张力,生命的尊严与苦难被表达的直接而强烈,与美院绘画教学里的形象塑造相去甚远。由于初次使用皮毛这种媒介,对材料的特性把握不到位,作品没有达到他预想中的效果,但这次尝试给他日后的创作开启了一扇门。

毕业后的两年多里,闫冰在深入研究皮毛的材料特性的同时对泥土,承载了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记忆、味道、和情感的泥土,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些泥土与有着平凡生活之温度的物件——火炉,长凳,木床,木柜,床垫等等达成了耐人寻味的形式结合,有附着,生长,流淌,包裹,有更为艰苦与纯粹的:他用泥土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超越时空归属感的形体,这些形体犹如燕子衔泥般被累积的过程对艺术家来说是一个苦行僧式的修行过程。与此同时闫冰用皮毛做的作品也脱离了毕业创作时的直白与强烈,更为含蓄,隽永。在这些作品中,闫冰一直扮演着一个“讲故事者”的角色,把平凡琐碎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虽然没有所谓高级文化的狡黠智慧或废黜严肃性的反讽幽默,故事仍然动听且吸引人,这是因为他的叙述和抒情有深厚的情感和感知的积淀基础,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种气息在一件名为《他》的作品里显得尤其强烈,一个竹编的背篓,缀满了长长的麻丝,这个背篓已经脱离了它的实用功能而成为一个生命个体,或是群体生命的隐喻,麻丝的质感与形态似乎暗示着这个背篓已经孤寂千年,而生命的气息仍绵延不绝。

由于作品的材料和形式与中国乡土生活的密切联系,闫冰的作品很容易被人误解为“乡土情怀”的产物,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中国当代社会语境的复杂性与开放性强烈吸引着艺术家们对于宏大问题与外来理论系统的关注。艺术家们或从各个角度讨论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尤以“持不同政见者”身份来讨论发展与进步者为众),或将作品创作指向文本系统,寻求高深理论系统里的支点或意义。以闫冰的生活成长经历来观察世界,一切都是从泥土中生长出来,最终回归到泥土之中,那些轰轰烈烈的事件与人物除了冷冰冰的纪念碑似乎没有给他们赖以生长并最终埋葬他们的土地留下值得抚摸与回味的痕迹。相对于此,闫冰选择的是一个内向的、观照自我与生命内在历程的创作方向,生命的载体在他的作品里不仅是动植物与人,也是承载了生命的温度与痕迹的物件,他对这些温度与痕迹加以个人化的保留与诠释,去发现什么是可以享受的,什么是可以挽回的。这些作品就像角落里的光,照亮的首先是艺术家自己,能否照亮其他人,取决于他们是否与艺术家一样,以同样质朴的方式面对生命与生活,因为这些作品没有一个道德性批判立场去指引或暗示观众,对于“标准”已然崩溃的现代人来说,这是痛苦不堪的,精神赤贫的人们无法再承受自己对于物质是同样的无知这一事实。

下一页我的大学(1990-2010):刘大鸿与双百工作室上一页关于“道德”项目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当代艺术与投资第七期
·
· 高士明对话艾萨克•朱利安与马克•纳什
· 在全球景观国家“装置”的语境中重写艺术史—— 《双倍无限:过去二十年回顾》研讨会
· 专访“Arthub亚洲”总监乐大豆(Davide Quadrio)
· 艺术世界中的思想与行动
· 关于“道德”项目第八幕的策展手记
· 关于“道德”的对话--《METROPOLIS M》杂志对“道德”项目策展人胡安•盖坦的访谈
· 关于“道德”项目
· 角落里的光
· 我的大学(1990-2010):刘大鸿与双百工作室
· 大学这个单位——左靖与刘大鸿的对话
· “我”的纪录片
· 论阿尔弗雷德•雅里剧团
· 北京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
·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媒体实验室启动仪式暨国际媒体艺术与设计实验室论坛
· 绝对皮娜——关于一位伟大舞者的影像
· 中园:一种独特的中国生态乌托邦
· 都市传奇
· 解放——相对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