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我的大学(1990-2010):刘大鸿与双百工作室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9-06 10:43:03 | 出版社: 内蒙古日报社

“我的大学(1990-2010):刘大鸿与双百工作室”展示的是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刘大鸿和他创立的双百工作室20年来所走过的历程。

这个历程可以分为两条线索,一是刘大鸿作为一个单位人,在大学这个“知识分子成堆”单位的种种遭遇,比如分房、职称、下岗、辞职等看似琐碎,但又回避不了的至关重要的问题。由此,刘大鸿提出了所谓的“单位美学”,即单位美学是在极其微妙的单位关系中体现出的艺术制衡能力,是实践的美学、是有用的美学,不被任何理论所架空,甚至不需要思辨。单位美学是先锋,是最具挑战的美学。

二是刘大鸿作为一个教育者,创立了双百工作室,并在实践中贯彻了自己的“双百教学方针”,即我们的美教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感受观察思考、时空设计构成、技能材质运用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整体艺术素养、身心健康的实干创新型美术工作者。

在这两条线索之外,展览着重展示了刘大鸿的教学核心——命题创作课程,即《新天地百多图》(酸)、《红日子》(甜)、《新文革百多图》(苦)、《新点石斋画报》(辣)、《新上海百多图》(咸)、《新良友》画报(淡)。其中《新上海百多图》连续创作时间迄今已长达20年。

2006年发生的“论文门”亦作为重点收在本次展览中。这个著名的论文事件可以折射出高校教育的诸多问题,既有关自由和表达,又涉及体制与权力。

大约70年前,一位知识分子说,要想在今天,把我们阵营里一切黑暗消灭净尽,这是不可能的。但把黑暗削减至最小限度,却不但可能,而且必要。 前不久,另一位知识分子说,我们要那些高深的理论干什么呢?我们高深的理论多得不得了啦,但我们的行动是那么少,我们的行动能力是那么弱! “我的大学(1990-2010):刘大鸿与双百工作室” 就是一个关于行动的史料的展览。

左靖

下一页大学这个单位——左靖与刘大鸿的对话上一页角落里的光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当代艺术与投资第七期
·
· 高士明对话艾萨克•朱利安与马克•纳什
· 在全球景观国家“装置”的语境中重写艺术史—— 《双倍无限:过去二十年回顾》研讨会
· 专访“Arthub亚洲”总监乐大豆(Davide Quadrio)
· 艺术世界中的思想与行动
· 关于“道德”项目第八幕的策展手记
· 关于“道德”的对话--《METROPOLIS M》杂志对“道德”项目策展人胡安•盖坦的访谈
· 关于“道德”项目
· 角落里的光
· 我的大学(1990-2010):刘大鸿与双百工作室
· 大学这个单位——左靖与刘大鸿的对话
· “我”的纪录片
· 论阿尔弗雷德•雅里剧团
· 北京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
·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媒体实验室启动仪式暨国际媒体艺术与设计实验室论坛
· 绝对皮娜——关于一位伟大舞者的影像
· 中园:一种独特的中国生态乌托邦
· 都市传奇
· 解放——相对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