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艺术时代》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九个问题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7-29 14:07:45 | 出版社: 中国当代艺术基金出版社

 

七. 中国当代艺术的诉求和标准是什么?

鲍 昆:前面已有阐述,不赘。

葛 岩:疑似独立不阿,但要外国人叫好,圈中人认账,收藏家埋单。

韩妙第:与国际接轨,标准就是普世价值。如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为人类奉献中华民族的伟大思想、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具有积极创新的价值观。

井士剑:艺术家创造力对时代的表达,它既不是绘画,也不是政治图解。应该是反映这个时代的脉动与困境。

李小山:诉求很多,多得没法统计。标准只有一个,即它是否可以和西方平起平座,不再充当模仿、借鉴和人云亦云的角色。

鲁明军:很难有统一的诉求和标准。但是我想语言自觉是前提,而语言自觉与价值诉求是一体的。重要的是,艺术家是否具有时代的自觉。当代艺术与社会尤其不能脱嵌。

彭 德:因人而异。

沈语冰: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诉求应该是:对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评论与重述,对中国当代现实的评论与批判,对国外(特别是西方)当代艺术观念、媒介、方法的评论与取舍。如果说,中国传统艺术只需要在传统内部进行重述与革新,中国现代艺术既要面对传统艺术语言的既定程式的压力,又要面对西方强势艺术文化的挑战压力,那么,中国当代艺术则面临着三重诉求:第一,对古典传统的价值的再认识;第二,对现代传统的清理与重整;第三,对外来观念、媒介、方法的选择与改造。标准是:看它能否在开放、比较与相互参照的条件下重新认识传统艺术的内在价值及其缺陷;看它能否认清现代艺术的种种悖谬、扭曲与失误;看它能否有效地吸引并改造外来观念、媒介、方法,最终在三方面的压力下,做出真正有意义、有活力的东西来。

舒 群:中国当代艺术的诉求在根本上讲就是要告别农业文明,迎接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至于其标准很象一个人的饮食口味,这在一个人身上是无意识地发生的。除非你跟踪一个人,观察他的饮食习惯,他对菜谱、佐料、零食的选择,最后取样分析,才看得出来人们在饮食方面口味上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对当代艺术的嗜好称之为一种“国际口味”,但对于当代艺术文本语式的判定却是困难和模糊的,这需要由最有眼光的批评家团体长时间的甄别、筛选,最后才能把最有贡献的当代艺术家鉴别出来。

杨 卫:诉求部分我在文化功能里已经说了,至于标准,我认为首先应该反映出这样一些诉求,同时还要有语言创新。因为艺术毕竟不是政治,它对社会空气的催化,根本上还是源于自身内部的创造力。

杨小彦:我回答不了。在我印象中,当代艺术之所以兴起,和一种颠覆与反抗是有关系的,和一种情感的多元追求是有关系的。如果这个说法能够成立,那么,凡能达成这些目的者,就算是符合当代艺术的标准。

余世存:我很难说清这种诉求是什么,姑妄言之,当代艺术的诉求仍是我们个人的身份感和认同感,我们在寻找身份和认同的过程所做出的及时有效的反应。

当代艺术的标准因此是个体的审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不是什么,我不会成为什么。这种关于是的审美跟关于不是的审美一样,就是当代艺术生成的标准。

八. 中国当代艺术在三十年社会发展历程中的角色及实效是什么?

鲍 昆:中国当代艺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滥觞到现在,从本体上粗略的完成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在中国当代文化思想史上具有启蒙的意义,是变革的中国的吹鼓手。不过在社会效果上却并不理想。看似热闹的中国当代艺术,在广大的社会公众看来还是一个艺术圈子内的现象,甚至认为是一个新兴的财富产业。它不但没有全面地影响到公众的文化生活,甚至没有影响到作为文化基础的教育。这种脱节的原因非常复杂,和我们社会的整体文化素质以及传统意识形态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当代艺术在文化精神上没有找到和中国历史现实务实的契合态度有关。众多的中国艺术家迷恋的是方式和样态的“当代性”,恰恰缺少当代艺术基于现实主义出发的“观念性”。许多艺术家为了迎合西方人冷战口味的市场,大量生产话题陈旧和政治上安全的旧观念性作品,对鲜活生动的中国现实却提不出引人注意的艺术性主张,这种缺失了对现实具有挑战性的“当代艺术”其实是一种伪当代艺术,是一种适销对路的商品,虽然它们摆足了当代装饰派头。

葛 岩:不断试探政治和社会容忍的底线。

韩妙第:传播,普及提升中国文化。

井士剑:完成了一段非常艰难而辉煌的历程。使中国当代艺术成为世界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李小山:中国当代艺术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至少为社会树立了某种参照——艺术的解放实质是人的解放。由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自身形象尚不鲜明,实效与预期的落差是显而易见的。实效可以当做自我安慰,但是,如果剥离那些与艺术无关的东西,就会发现,热闹的背后更多的是空洞。

鲁明军:同样,我还是更愿意将其历史化地看待。比如,从80年代至今,当代艺术内部的争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我想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再如,尽管90年代以来,当代艺术被裹挟在市场与资本的潮流中,但是不少艺术家并不乏内在的反省自觉。因此,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角色。容许不同角色的存在,这本身就是一种角色及其实践的表现,也是时代进步的反映。

彭 德:文化先锋及其变异过程。

沈语冰:我曾在《现代性概念的规范潜力》一文中,回答过类似的问题,只是涉及的时间跨度更长一些。我在那篇文章里指出:艺术现代性的真正核心是走向自主,然而,中国20世纪的美术进程,似乎正好是逆向而行。自主意味着一系列自觉的分离,首先是从宗教和政治体制中分离出来。在欧洲,这在体制上表现为18世纪以后从教会赞助和宫廷赞助中独立出来;在理论上表现为康德为趣味自主所作的艰难论证;其次,是从市场营销策略中分离出来。这主要体现在“为艺术而艺术”这样的口号中,或至少其旨意如此。至于他的作品最终被吸呐进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这不是他的事;最低限度,他可以做到不要为了迎合市场而出卖自己的美学标准。这两条应该成为艺术自主的核心内涵。反观中国近代美术,我认为恰好走上了与自主艺术完全相反的道路。首先,在前半期,中国美术史几乎笼罩在政治意识形态之下,其中影响最大的美术教育与美术创作思想——所谓徐悲鸿体系(不同于徐先生个人艺术)——是以自觉地使艺术服从于政治为前提的。其次,在后半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中国美术(包括所谓当代艺术),则又以市场为导向,赤裸裸地沦为资本(包括国际资本)的运作对象。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极个别的艺术家没有放弃现代性承诺及其美学抱负(一种是理想主义,这在80年代的新潮美术中曾经昙花一现)。

舒 群:中国当代艺术在三十年社会发展的历程当中扮演了一个“伟大真理的布道者”(维克多•霍塔)的角色,而由此达到的意识形态效果便是实现了文化批评场域中的“认识论转向”、“语言学转向”和“社会学转向”。如今,它又迎来了“图像转向”、“空间转向”和“身体转向”的新课题,历经这一系列的转向,中国社会及其意识形态工程将有望摆脱其封闭式从而转型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放社会。

杨 卫: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当代艺术这三十年的发展,的确在促进思想自由、社会开放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们也要同时看到,在市场化的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式微,正在从昨天的文化前卫沦为今天的商品符号。这个角色的转换,尽管收到了更为具体的经济实效,但却是以自我的文化失语为代替的,值得我们深思。

杨小彦:是推动精神表达多元化的先锋,是反抗情感单一化的先锋,是摆脱狭意政治化与工具化的先锋。今天,不管我们如何看待当代艺术,但多元化的局面是初步形成了,尽管还有大力推进的空间。其实效也作如是观。

余世存:我觉得比起文化的其他门类来,当代艺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功用还是很大的。如前说,它参与了中国社会的当代转型。它表达了我们中国人的形象和生活,并反过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它把世俗人物事象从神坛拉了下来,即大家说的政治波普;它以人道主义或自由个性消解了我们中国人头脑、心灵中的极权观念意识,使我们中国人真正能够成为艺术的人。它把艺术还给了艺术,把崇高还给了崇高。尽管这一工作还未竟全功。但当代艺术比诗歌、小说、散文等等的努力做得要好一些。

1  2  3  4  5  


下一页刀枪与解决上一页当代艺术创作的文化符号篡改及得失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时代2010年第三期
· 当代艺术创作的文化符号篡改及得失
· 《艺术时代》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九个问题
· 刀枪与解决
· 金江波:经济与生存环境
· 李国昌:绿色思考与心灵生态
· 吕澎:总有一个“人类信仰”
· 人类会终结
· 王海川: 记忆、生态与本质
· “找回大森林” ——与肯尼亚儿童的植树计划
· 个案•徐冰
· 徐冰《凤凰》:无知、讨巧与偶然
· 寻找最后的森林
· 杨茂源:没有修辞的朴素
· 竹林七贤:无法完成的快感
· 《凤凰》的意义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