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七 楷书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7-07 14:39:05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王”楷书到底是什么样子,传世的所有楷书刻本都不可作为凭据。

  这个时期还留存有一些比较可靠的行书作品,我们可以从其中所包含的楷书字,或接近楷书的笔画来推究这个时期楷书的面貌。

  王徽之《新月帖》、王献之《廿九日帖》行书中夹杂着楷书(图4-7-9),从其中的楷书或接近楷书的字中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他们楷书的笔法。例如折笔处下按的宽度一般不超过折笔后笔画的宽度;折笔后行笔时,常常会逐渐将笔提起,笔画慢慢变窄。与此时间接近的《伯远帖》(见4-8-10)具有同样的特点。后世的提按与此不同,按与提有时几乎在同一点上进行,下按后提笔,便生出突出的关节。

4-7-9  东晋  王徽之和王献之作品中的楷体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六 草书上一页八 行书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书法》
· 六 通变
· 五 忘情
· 四 模式
· 三 布置
· 二 创作状态
· 一 书法:自觉意识的演变
· 第六章 书法创作:自觉意识的演变
· 六 书法家、现代艺术家与前卫艺术家
· 五 现代社会中的书法家
· 四 临摹
· 三 修养
· 二 “人书俱老”
· 一 书法家:形象的确立
· 第五章 书法家
· 八 行书
· 七 楷书
· 六 草书
· 五 隶书
· 四 小篆
· 三 先秦墨迹
· 二 金文
· 一 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