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六 通变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7-08 10:10:39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代以来关于新变的思想中,康有为的“新理异态”值得加以关注。

  《广艺舟双楫》中经常说到“新理”、“新理异态”,所讲的不外是构成和风格中的新意,但他求得新意的方式有他的特点。一是“存想”——开动想象:“新理异态,古人所贵。逸少曰:‘作一种字须数种意。’故先贵存想,驰思造化古今之故,寓情深郁豪放之间,象物于飞、潜、动、植、流、峙之形,以疾涩通八法之则,以阴阳备四时之气,新理异态,自然佚出。”二是在构成的方法上动脑筋:“右军欲引八分隶书入真书中,吾亦欲采钟鼎体意入小篆中,则新理独得矣。”两者都有先例,不是首创,但两者结合在一起,却开辟了一种新的理法:通过构思,在构成原理的层面上求得新意,然后再创作。这种创作方式,使“新态”与新的理法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前人都只说到通古今、出新态,但新态的出现对历史,对既有的原理、法则(理法)有什么影响,无人谈及。康有为的理论潜含着对新的理法的追求。

1  2  3  4  


下一页五 忘情上一页作者介绍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书法》
· 六 通变
· 五 忘情
· 四 模式
· 三 布置
· 二 创作状态
· 一 书法:自觉意识的演变
· 第六章 书法创作:自觉意识的演变
· 六 书法家、现代艺术家与前卫艺术家
· 五 现代社会中的书法家
· 四 临摹
· 三 修养
· 二 “人书俱老”
· 一 书法家:形象的确立
· 第五章 书法家
· 八 行书
· 七 楷书
· 六 草书
· 五 隶书
· 四 小篆
· 三 先秦墨迹
· 二 金文
· 一 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