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讲述的内容,几乎都与对通变的认识、把握相关。例如笔法、章法演变的历史线索,便是思考前人作品得失的重要基础。 前人关于书法中的“通变”,提出过许多出色的思想。我们来看看其中几个代表性的命题。 “反经合道”。看起来是反,触目的第一印象是反,但深究之下,却与古典有深深的契合。 清代王文治《快雨堂题跋》中写道: 米公(米芾)于右军得骨得髓,而面目无毫厘相似。欲脱尽右军习气,乃为善学右军。此理吾儒亦有之,所谓反经合道是也。 米芾确实是个精彩的例子。他行书用笔的酣畅、恣肆,结构的即兴变化,罕有其匹,但仔细寻绎其中所包含的原理,又确实与前人相关,只是相似的动作,米芾夸张一些、圆转一些,类似的轴线连接,米芾摆动的幅度更大一些,如此而已(图6-22)。他对杰作中笔势、字势具有超乎常人的敏感,凭着这些领悟,他才有那份挥写的自信。 6-22 a 东晋 王羲之 频有哀祸帖(局部)b 北宋 米芾 葛德忱帖(局部) 八大山人的行书风格强烈,被认为富有独创性,但是他行书的字结构与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的关系极为密切。他不过是在《圣教序》的基础上夸张了某些字内空间,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目(见图2-25)。 2-25 八大山人字结构(下)与王羲之字结构(上)的比较 这些都是“反经合道”的生动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