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六 书法家、现代艺术家与前卫艺术家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7-08 08:57:09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与书法有关的作品的分类

  当代与书法有关的艺术作品,可以分为三类:(1)传统意义上的书法作品;(2)现代风格书法作品;(3)以书法的作品、技法、观念等一切有关成分为基础而创作的现代艺术作品。

  书法领域的人们一般只关心第一类作品,其实第二类和第三类作品是书法对当代艺术的重要贡献。

  第二类作品仍然使用文字,同时保持一次性的书写。如井上有一的《愚彻》(图5-14),文字和一次性书写的前提不变,但构图完全来自书法家的创造。图形和笔触很好地表现了作品百折不挠、一意孤行的主题。

5-14  日本  井上有一 愚彻  1956  187cm×176cm

  这一类作品要求作者的技巧、素质、才能与传统风格作品都有所不同,在图形的想象力、题材和意境的开掘能力、技法的重新组织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而传统风格作品的创作与这些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关系。这里显示出两类作者的区别。

  现代风格书法作品的作者除了进行与传统风格作者同样的基础训练以外,还必须在现代艺术、当代文化、当代思想等方面补充大量的知识,通过其他方面的训练以获得书法之外的各种能力。

  这些作者已经是一位现代艺术家。

  第三类作品在当代艺术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其中又可以分为两部分:

  (1)从书法的书写出发的抽象作品。没有文字,但保持一次性书写(图5-15)。中国艺术家大量创作这一类作品。如果放弃一次性书写这个前提,那么它除了材质、工具的不同,与一般抽象作品没有任何区别。

5-15  日本  井上有一  作品4号  1955  110cm×75cm

  这一类作品与书写关系密切,也是书法家们进入现代艺术领域时首先选择的思路,但这一类作品在创作时遇到很大的困难:在一次性书写的同时处理图形的独创性问题。其他抽象画家没有这种前提,具有更大的自由。20世纪后期,西方画家在这一方面不断有所进展(图5-16)。

5-16  美国  C.沃恩伯利(Cy Twombly)  作品  1962  199cm×240.5cm

  这些作品涉及一个更大范围里的传统:书写与绘画的关系。西方一直有画家在这方面进行努力,处于很高的水平,虽然线条的内部运动与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不同,但在即兴的图形处理上,经常出现精彩之作。

  它们与中国当代抽象类作品成为一个比照。中国的线虽然有着内部运动的无限可能,但把握这种可能性并出色地加以运用,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大多进行了简化,当简化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在内部运动上所具有的优势将不复存在;至于构成图形的独创性,中外艺术家都处在同一起点上。

  (2)另一类是侧重观念的作品。

  书法在几千年的时间里积淀了极为丰富的含义,只要是与书法有关的事物,便可能引起人们对这些含义的联想,引发与书法有关的中国文化的联想与想象,这便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当代艺术家正是利用这些,不断创造出新的作品。如邱志杰《书写〈兰亭序〉一千遍》(图5-17)、徐冰《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图5-18)、宋冬《用水书写日记》等。他们或者利用书法中所包含的观念,引发观众做全新的思考,或者利用书法的书写性,在不同文字之间进行转写,迫使人们对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深层性质进行反思。

5-17  现代  邱志杰  书写《兰亭序》一千遍

5-18  现代  徐冰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这些作品有时也呈现出某种书写技巧和图形效果,例如《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笔触虽然简单,但包含着一种特殊的节奏,它们的主要目的还是激发人们的思考。

  这一类作品大多属于前卫艺术的范围。

  所有这些作品作为当代艺术的组成部分,丰富了现代创作。

  书法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资源。

  当代艺术与书法的关系,已经开始改变书法在当代文化中的形象,也开始改变书法艺术家在当代文化中的形象。

  这些当代作品,对于严格意义上的书法家仍然是重要的。这些作品将促使他们思考书法的可能性、书法图形变化的可能性,新构思必然带来新的图形;促使他们从新的角度审视书法的意义。再回到书法的时候,他们会记住,他们凭靠的是一个有着无限变化可能的神奇的领域。任何一种风格、思路,包括传统风格书法,都只是从这个巨大的文化背景中引出的无数可能之一。

1  2  3  4  5  


下一页五 现代社会中的书法家上一页第六章 书法创作:自觉意识的演变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书法》
· 六 通变
· 五 忘情
· 四 模式
· 三 布置
· 二 创作状态
· 一 书法:自觉意识的演变
· 第六章 书法创作:自觉意识的演变
· 六 书法家、现代艺术家与前卫艺术家
· 五 现代社会中的书法家
· 四 临摹
· 三 修养
· 二 “人书俱老”
· 一 书法家:形象的确立
· 第五章 书法家
· 八 行书
· 七 楷书
· 六 草书
· 五 隶书
· 四 小篆
· 三 先秦墨迹
· 二 金文
· 一 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