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344—386)为王羲之第七子,他的草书在王羲之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打散结构,尽力向周围伸展,因此他的作品舒展而开阔。字间连笔的现象在两晋之交时已经出现,在王羲之的作品中已经有熟练的运用,其中两字连写为多,三四字相连的很少,但是在王献之作品中,经常一笔书写四五字,有时甚至一行只用一笔。此外各字之间的空间与各字的内部空间有了很好的交融。这些标志着草书中一种新的风格的出现——大草。王献之是创立大草的关键人物。 王献之传世大草作品主要收于《淳化阁帖》中,其中大部分被后人认为是伪作和赝品,但没有足够的证据。其中如《江州帖》(图4-6-8)、《集聚帖》、《忽动帖》与《委屈帖》(图4-6-9)等,都是大草的代表作品。 4-6-8 东晋 王献之 江州贴4-6-9 东晋 王献之 勿动帖、委屈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