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六 草书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7-07 13:17:33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献之(344—386)为王羲之第七子,他的草书在王羲之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打散结构,尽力向周围伸展,因此他的作品舒展而开阔。字间连笔的现象在两晋之交时已经出现,在王羲之的作品中已经有熟练的运用,其中两字连写为多,三四字相连的很少,但是在王献之作品中,经常一笔书写四五字,有时甚至一行只用一笔。此外各字之间的空间与各字的内部空间有了很好的交融。这些标志着草书中一种新的风格的出现——大草。王献之是创立大草的关键人物。

  王献之传世大草作品主要收于《淳化阁帖》中,其中大部分被后人认为是伪作和赝品,但没有足够的证据。其中如《江州帖》(图4-6-8)、《集聚帖》、《忽动帖》与《委屈帖》(图4-6-9)等,都是大草的代表作品。

4-6-8  东晋  王献之  江州贴

4-6-9  东晋  王献之  勿动帖、委屈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五 隶书上一页七 楷书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书法》
· 六 通变
· 五 忘情
· 四 模式
· 三 布置
· 二 创作状态
· 一 书法:自觉意识的演变
· 第六章 书法创作:自觉意识的演变
· 六 书法家、现代艺术家与前卫艺术家
· 五 现代社会中的书法家
· 四 临摹
· 三 修养
· 二 “人书俱老”
· 一 书法家:形象的确立
· 第五章 书法家
· 八 行书
· 七 楷书
· 六 草书
· 五 隶书
· 四 小篆
· 三 先秦墨迹
· 二 金文
· 一 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