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1592—1652)1645年于南明朝大学士任上降清,入清后任礼部尚书,七年后去世。出于惯例,通常都把他列在清代书家中,其实不论从他的学术渊源、艺术风格,还是一生活动的主要时期,都属于晚明。他是明代草书成就出色的代表者。他既受惠于他那个时代,综合了明代草书的成就,又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明代后期社会危机四伏,但草书正处于一个新的高潮中。一大批书家致力于草书,或者把行书完全写出草书的节奏,作品幅面扩大,个性强烈;观赏者对这种激烈风格的宽容甚至是默契;技巧上的各种准备:新的章法形式、结构的自由变化、对人们所习惯的提按笔法的背离,如张瑞图以简化的笔法表现强烈的个性。王铎在这一基础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如精到与放纵的准确控制、章法的丰富性和想象力、笔法中新的节奏、笔法与墨法的交融(枯笔、涨墨的大量运用,既见笔又衬托出墨的变化)等(图4-6-26)。 4-6-26 明 王铎 临张芝草书轴 王铎作品各行边廓变化剧烈,加上折线行轴线的运用,跳跃腾挪,气势恢宏。 王铎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临摹古代的法帖,但他并不是亦步亦趋地临写。他随意删取法帖的片断,有时也把几件法帖拼合在一起,结构、笔法只是以法帖为大致的依凭。他把古代作品当作他想象、发挥的支点。其中许多作品成为他的代表作。文献记载,他“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书法历来以临摹为发展个人风格的支点,但从来无人把临摹放在这样特殊的位置上。一位以个性著称的书家如此依赖古典作品,颇给后人以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