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9-06 11:09:17 | 出版社: 内蒙古日报社

 

1960年出生的朱利安一直通过综合运用几乎一切可以运用的媒体(包括电影、音乐、摄影、舞蹈、戏剧、绘画、雕塑等)来建构起强悍的视觉叙述。他关心少数族裔和同性恋的身份,以及阶级、性别、艺术和文化史等问题。 2004年2月5日,在英国兰开夏郡的莫克姆湾海滩发生一起惨剧,30多名亚裔捡拾海贝者突遇涨潮,导致其中至少19个华裔非法移民死亡。这个震动英国的事件促使朱利安开始了此后长达数年对中国的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同中国艺术家接触,包括杨福东。朱利安在2002年的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上认识了杨福东,看到了后者的《陌生天堂》并开始持续地关注杨的作品。杨福东对《浪》在上海的拍摄给与了很多帮助,不仅朱利安拍摄老上海部分的场景就是在上影厂杨福东拍片的同一条街道上完成,而且杨本人还在片中本色出演赵涛的情人,成为了该片另一个意义上的明星。

除此以外,朱利安邀请了诗人王屏为该片,以每一个惨剧中的死者为题写了一组短诗,外加一首《招魂曲》,其中“魂兮归来!无远游兮!”两句穿插剧中,几乎成了以音乐为主导的全片中唯一要人记住的话语。书法家巩发根身着中式传统的白色服装,在一大桶墨汁和一大张宣纸之间潇潇洒洒地几个来回,写出了地上一个巨大的“浪”字,这也成了独立的一段。据说某次在杭州观摩到这样尺度的书写,曾给朱利安留下很深的印象。

妈祖的魅影,游子的魂魄,豪迈的书法,老上海寂寞的旗袍女性和金茂夜晚闪烁不定的屋顶,《浪》似乎是朱利安几年来对中国进行研习之后整理出的唯美笔记。笔记的中心是移民的历史和离开家乡的痛苦,以及这痛苦同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张关系。当沉浸其中的中国观众在50分钟后走出黑箱的时候,他回想这些影像和自己当时的身不由己,不免会思考:这是不是又一个外国人的打量?这次的眼光是不是太美了?这美是不是另一种的扭曲?诸如此类的问题。一个77岁的英国批评家看了看海报上的张曼玉就直截了当地说:“对东方浪漫化的想像!”

这样的反思/反感很自然也很容易。既然如此,朱利安无疑在一开始决定选择这个题材的时候,就给自己出了一个大难题。一个英国艺术家试图探究一个中国的社会和文化问题,而且费时费力费钱甚多——这种决心会令中国艺术家感到费解。甚至这企图(如果不说是野心的话)本身就包含了失败的风险,如果不是现实的失败,也是意识形态上的失败。

有一种可能是,对他来说,讨论中国既没有我们感到的那么敏感,也没有我们负担的那么沉重;另一种可能是,他通过与上海的艺术家、北京的书法家、香港的演员、旅美诗人和深圳音乐人的交往和合作,打开了一种他认为可以成立的、并进入中国的通道。 在他的分析、判断和决定的过程中,他对这个话题的摸索,即便以某个身份和视角的人来看是存在偏离的,但在他对作品的希望上是达成了的。

展览开幕的第二天,高士明与朱利安以及他的合作伙伴马克•纳什(Mark Nash)就这部作品在呈现和表达方式上进行了探讨。

1  2  


下一页高士明对话艾萨克•朱利安与马克•纳什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当代艺术与投资第七期
·
· 高士明对话艾萨克•朱利安与马克•纳什
· 在全球景观国家“装置”的语境中重写艺术史—— 《双倍无限:过去二十年回顾》研讨会
· 专访“Arthub亚洲”总监乐大豆(Davide Quadrio)
· 艺术世界中的思想与行动
· 关于“道德”项目第八幕的策展手记
· 关于“道德”的对话--《METROPOLIS M》杂志对“道德”项目策展人胡安•盖坦的访谈
· 关于“道德”项目
· 角落里的光
· 我的大学(1990-2010):刘大鸿与双百工作室
· 大学这个单位——左靖与刘大鸿的对话
· “我”的纪录片
· 论阿尔弗雷德•雅里剧团
· 北京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
·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媒体实验室启动仪式暨国际媒体艺术与设计实验室论坛
· 绝对皮娜——关于一位伟大舞者的影像
· 中园:一种独特的中国生态乌托邦
· 都市传奇
· 解放——相对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