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北京二中,当年不但教学搞得好,而且校方重视对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培养,因此课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在学生会倡导下,校内组织了许多社团,文艺方面有美术组、曲艺组、戏剧组、合唱队等,体育方面有篮球队、乒乓球队等。社团每周活动两次,文艺组排练节目,逢节日在校内演出;体育队则坚持训练,定期外出打比赛,为学校争取荣誉。 我那时加入了戏剧组。除了在学校活动外,还参加了设在演乐胡同工人俱乐部的东城区业余话剧团。每到周末,便去听中央戏剧学院师生们讲课,接受他们辅导,进行小戏排演。 1959年,学校里举办了一次朗诵比赛。这次比赛不同寻常,由高年级语文教研室负责,一些资深老教师出面担任评委,还进行了预赛,淘汰了一批成绩较差的学生选手,留下不多初选入榜的选手参加下一轮角逐。 学校里的朗诵比赛,参赛者多为文科班同学,因此文科班便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正在文科班学习的我,自然也成为大伙关注的目标。再说我身为戏剧组成员,参加朗诵比赛似乎更是责无旁贷的事。我抱着重在参预和得到锻炼机会的想法,积极报了名。 预赛那天很热闹,四五十个同学进场演示,我记得我没朗诵完,顶多张嘴说了两三分钟,便被打断,一位评委说可以了,让我退场,示意下一位选手比赛。我有幸进入决赛。取得决赛资格者约有10人,我们文科班占了一半。 朗诵材料由自己选定。不少参赛者从语文课本中挑选适合自己发挥的内容,也有的选了小说片断或者诗歌。我当时刚读完人美社出版、由著名画家杨逸麟先生绘画的《是谁犯了罪?》,印象深刻,受到强烈感染,于是我将这本连环画改写成故事,作为朗诵材料报了上去。 进行决赛时,轮到我上场,我深呼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面对评委席注视的目光,我平视前方,进入故事情境中。我仿佛看到四个流浪儿忍饥挨饿、苦苦挣扎,看到法庭上他们受审,却得不到正义的声援。我的情感陷入人物的命运中去,眼前浮现出那些悲惨的景象,我的语调由低缓到激昂,当念到高潮处,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我加快了节奏,保持饱满深沉的情绪说完最后一段。故事嘎然结束,留给听者思索回味的空间。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退场的,只依稀觉得评委席上传出议论声…… 万没料到,我竟然荣获了第一名。当我从评委主任手中接过获奖证书和一尊普希金石膏像时,我再次心潮起伏,我想的更多的,是感谢画家杨逸麟先生!他用生花妙笔描绘出感人至深的故事,才帮助我得到了这个荣誉。 这次实践,我总结出两点收获:一、连环画的确是宝,它传授给我知识,让我得到美的享受,提高了我的艺术素养;二、我的身上长着艺术细胞。从此,我坚定了投身文艺工作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