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只买不读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2-26 16:27:53 | 出版社: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由于周总理亲自过问督促,1970年起,连环画起死回生、复甦了,各地出版部门不但组织创作,而且抓紧出版,不长时间内,连环画就在大小书店的书架上陈列开来。样板戏的移植编绘打响第一炮,接着就是各类先进人物的成长经历和事迹,再有就是工厂农村商店学校等领域的阶级斗争故事。

将样板戏改编成连环画有两种,一种是摄影版,另一种是绘画版。在宣传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下,无论脚本编写还是画面绘制,都组织精兵强将集体创作。最大限度地还原舞台演出实况,这就是所谓忠实于舞台的原则。以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大出版社为主,集中优秀画家像对待政治任务一样精心绘画,因此《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现代京剧,《海港》、《龙江颂》等新编京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都编绘得不错,绘画贴近舞台演出,用连环画普及宣传样板戏取得成功。其他省市和一些中等城市,则将上海、北京的出版物租型印刷,使样板戏连环画的版本多达数十种。

先进人物连环画也多种多样。老的典型人物有《雷锋》、《王杰》、《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张思德》、《焦裕禄》等,新典型遍布各条战线。部队有《门合》、《刘英俊》、《关成富》、《蔡永祥》、《麦贤德》、《珍宝岛英雄》等,工矿企业有《王铁人》、《盛林法》、《徐松宝》等,农业战线有《王国福》、《杨火才》等,*门有《沈秀芹》,支边青年有《金训华》等。由于都是真人真事,说服力强,使先进人物的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阶级斗争的故事和主题更像一条纲,纲举目张,遍布在各个领域。作品中从少年儿童到老年人,从工农兵到医生教员科学家技术员等,都在斗争风浪中经受考验。还有各地区民兵故事,更突出了武装斗争的思想。

“*”中后期出版的连环画,虽然编绘态度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但作品内容还嫌单调,情节雷同,故事大同小异,看了开头便能猜出高潮和结尾。主人公出现危机遇到困难时学毛著,或是想起毛的教导,于是获得力量,最终战胜敌人或困难,取得胜利。从绘画来说,造型千篇一律,人物模式化脸谱化,好坏人一看而知,人物的服装和动作如出一辙,看不出风格特点。由于上述原因,读这些作品如同嚼蜡般乏味,越读越索然,打不起精神,缺少欲望。由此我逐渐产生厌倦心理,再见到这类书,根本不愿再读了。

虽然不读,但每逢见到新书,却还坚持购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一是长期不间断买书,早已成习惯,甚至上瘾了,心里总放不下,非买不可;二是价格低廉,当时的书,一个印张仅9分钱,买书很值。我又没有其它爱好,每月零花钱都用在买书上。所以即使绘画再次,内容再不吸引人,照买不误。

只买不读,变成了不良恶习。这是我在“*”中后期形成的浮夸作风。我曾找出一些理由为自己这种行为辩解,什么现在忙,时间有限,以后空闲了再慢慢补吧,什么把书买下来,就是占有了资料,即使不看,也知道大概内容,为今后搞研究做好物质准备,等等。

过去买了书,必然抓紧时间阅读,好书还反复读多遍。到了“*”中,变成只读少量书,大多数买来后仅翻翻画面,就往柜里一放了之,仅仅起个充门面的摆设作用。这违背了买书为读、买书必读的原则,是我要记取的教训之一。

下一页投我所好
上一页外出购书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我的连环画收藏生涯
· 初衷
· 第一本书
· 看美展
· 文理分科
· “老大哥”作品
· 朗诵比赛
· 攒“三国”
· 量入为出
· 三部沪版套书
· 立规矩
· 谁更重要?
· 第一次投稿
· 少这根弦
· 搞“四清”
· 一场游戏
· 情系沪版书
· 崇拜画家
· “坚壁清野”
· 创作剧本
· 一线曙光
· 外出购书
· 只买不读
· 投我所好
· 题材变化
· 再版书开路
· 内容拓宽
· 福地
· 同题多版
· 买新“东周”
· 一番周折
· 津版《神力王》
· 补遗
· 电影版
· 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