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霍华德·贝克尔的《局外人》和《艺术界》之关联

寻常人都会认为,苹果就是苹果,梨就是梨。假如有人说苹果是梨,或者说梨是苹果,那么,我们肯定能立即发现此人的错误。对于两者而言,名和实若有不符,我们可以轻易地辨明。

在油画中感受历史的温度——改革开放40年油画创作谈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日子里,回首中国油画走过的历程,可看到中国油画始终与中国社会同程发展并相互印证,以图像的方式铭刻历史,同时在社会变革的推动下塑造和涵养自身。

版画:从印刷中来,却反印刷而去

版画是名词,有版即可成画,没版当然不叫版画。“版”是“画”的母亲,“画”是“版”的子女,画家则做了当然的父亲,金风玉露常相嬉,所以子子孙孙无绝期。鸟在天上飞就是天画,鱼在水中游就是水画,人在世间走就是命画,你在哪折腾,哪就为你滋生出心结画意,就成了你生命的记录。

在思维创新工作坊感受国际一流教育

时下,创新与创造已成为世界潮流。从技术层面到思想层面,新的竞争已经开始。如何对标国际一流艺术教育?这是寻找艺术创新与创造过程中需要直面的问题。

贾方舟:装置艺术三题议

从马塞尔·杜尚的《泉》到安迪·沃霍的《布里洛盒子》这个议题涉及到装置艺术的起始。过去,我们往往把杜尚1917年创作的《泉》看作是现成品挪用的最早例证,因此也把杜尚看成是装置艺术的始祖。

叠园——文化景观的空间与当代艺术展陈的逻辑

园林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跨媒介的艺术综合体。它是一个真实的自然场域,其人工造作的痕迹与天工形成了一种辩证的关系。

艺术中的“先锋”意识

先锋意味着未来的可能,各个领域都是如此。中国最具先锋意识的是商业领域,商人最有冒险和探索意识,当代艺术领域也同样存在。

奥尔特加:艺术的非人化

​新艺术无法通俗一切现代艺术都是不可能通俗的,这绝非偶然,而是不可避免和注定如此。

邵大箴:只有郎郎,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这是郎郎的画,惟有郎郎,才能画出这样不只是为了赏心悦目,而且还能给予我们无穷回味与深沉思考的好画。

张郎郎:漫谈我的画

我的画被一些评论者界定为文人画,想想有道理。是因为我的画中有文学的蕴含,有联想的余地。

在卡特兰对“复制”的正名中,“原创”的真正含义更值得深究

“艺术家此在”或许翻译的并不确切:“The Artist is Present”在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的展览中指的是艺术家自身的到场,而在余德耀美术馆以复制为名的展览中,阿布拉莫维奇的缺席,成全了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的“艺术家在场”。在这语境中,艺术家因为复制而显现,无论是被复制者还是那位精明的剽窃者。我模仿故我在,正是卡特兰的艺术哲学,当然,这也将一直以来在艺术创作中暗涌的线索拎出了水面。

再议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览“中国:镜花水月”

除了电影与时装的“跨界”展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的许多中国文物与服装并置展出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许多中国学者与机构也对展览期间可能造成的文物破坏表示担忧。

张海涛:人工智能学与AI艺术观念简史—AI、哲学、艺术的历史逻辑(上)

人工智能学是科技与哲学高度融合的学科,而人工智能艺术的观念性研究,就是将人工智能赋予思想性的表达,观念是哲学与艺术所共同拥有的条件。我们可以说当代艺术史即是观念史,与哲学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区别在于观念艺术是以艺术的媒介、语言来表达感受,判断价值,哲学更多是以语言和文本启迪、引导我们建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自然科学的人工智能出现的历史较短,而关于人工智能的文学艺术、哲学理论和历史脉络要远远长于人工智能的历史

张海涛:人工智能学与AI艺术观念简史—AI、哲学、艺术的历史逻辑(下)

人工智能学是科技与哲学高度融合的学科,而人工智能艺术的观念性研究,就是将人工智能赋予思想性的表达,观念是哲学与艺术所共同拥有的条件。我们可以说当代艺术史即是观念史,与哲学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区别在于观念艺术是以艺术的媒介、语言来表达感受,判断价值,哲学更多是以语言和文本启迪、引导我们建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自然科学的人工智能出现的历史较短,而关于人工智能的文学艺术、哲学理论和历史脉络要远远长于人工智能的历史。

美术馆公共空间如何利用

如何利用好这些闲置的公共空间,让这些公共空间活起来,在许多博物馆中都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和非常好的经验。最常规的办法就是在这些公共空间中,根据公共空间的大小,安置一些多少不等的展板,展现博物馆、美术馆发展的历史,或者是博物馆、美术馆建筑发展的过程。

玛丽·简·雅各布:艺术的社会价值与杜威的影响

约翰·杜威是一位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美国哲学家。他曾是现代民主的代言人,这种社会民主被他认为是最佳的社会交往方式。他指出,当代民主不仅仅是他那个时代,同时也是我们当今所担忧的。同时,杜威对艺术是如何融入并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思想也有一定的见解。

沈巍:回眸千年一缕“香”

从此,贵族士大夫们品玩香炉蔚然成风,香炉文化渐渐发展成为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汉代,因丝绸之路的开辟,西域的各种香料源源不断流入中国,香文化勃然兴盛,出现了香炉、香丸、合香等衍生产品。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香文化进行提炼与总结,出现了许多香学专著。

张晓刚:画家其实是在画自己

我特别相信这句话:“重复就是力量”。我觉得艺术家有时候这种重复,真的是想反复去探索某种东西,或者重复地去体验某种他(她)感知到的东西,而这个是一次性完成不了、满足不了的,可能需要很多次。

有一种基因正在等待激活——王鹏教授《自造非凡》新书发布

个人品牌的塑造是无限的,也是有限的。正如书中所言:对个人品牌的认知是实现意识觉醒和觉后之悟。

会动的博物馆与城市振兴

​博物馆在一座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多种,它有可能是城市的地标,也有可能是城市中居民的文化依赖,可是,如何用博物馆去激活一座城市,像法国朗斯的卢浮宫分馆那样;或者在城市的振兴计划中发挥它独特的作用,像美国威斯康辛州第一大城市密尔沃基的艺术博物馆那样。
1  2  3  4  5  6  7  8  9  10  


话题

人工智能艺术泛滥,是噱头还是趋势?
2018年,从世界首件百万高价的AI作品,到频繁开幕席卷各地的人工智能艺术展,人工智能艺术当之无愧成为艺术圈的热词。有人认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媒介将全面助推艺术家的未来创作;也有人认为,大多数人工智能艺术不过是搏人眼球的一种噱头罢了,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