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历史的肉身:史金淞作品“10.26”

2018年10月26日,武汉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艺术家史金淞面对10.26吨的机制泥,做了一个名为“10.26”的作品。

长冈贤明:“长效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不是一种潮流

近日,以“长效设计”为理念的店铺型活动体D&DEPARTMENT进入中国,与碧山工销社合作,同时举办“另一种设计:长冈贤明的工作”展览。艺术中国记者就D&DEPARTMENT与碧山工销社合作原因、D&DEPARTMENT 黄山店运营情况、长效设计理念、日本传统手工艺复兴等问题对长冈贤明先生作了采访。

后人类的未来,离我们还远吗?

当数据和算法变得越来越重要,当人类攻克一个个疾病,当人工智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技术奇点突破后那一个人类成为0和1数据而永生的未来还远吗?

美是一道吸引眼球的微光:弗朗索瓦兹·吉洛的艺术与人生

弗朗索瓦兹·吉洛(Fran oise Gilot,1921-)是一位法国画家、设计师、评论家和作家,但提到她,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点始终聚焦在她和毕加索的关系上。

冯民生:写意精神与中国油画的当代性建构

在中国油画的民族特色构建中,写意精神成为中国油画的精神内核和重要内容。写意作为中国艺术的重要范畴,凝聚着中国艺术精神,已形成了系统的艺术方法论体系,不但从实践层面影响中国油画的发展,而且从理论建构上都成为中国油画的精神性因素。写意精神是建构当代中国油画民族特色和体现中国风格的重要因素。

《2018全球艺术市场报告》:从数据挖掘到价值发现

​日前,瑞士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巴塞尔艺博会”)联合瑞银集团发布《2018全球艺术市场报告》,这也是文化经济学家克莱尔·麦克安德鲁加入巴塞尔艺博会之后发表的第二份市场报告。

挪用:当代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当代艺术界,对文化他者的挪用不是新近才有的现象。艺术领域对异文化的吸纳古已有之,不过,它可能是20世纪艺术的一个最主要和最典型的特征。我认为,艺术和文化他者的遭逢交会,留下了一大笔丰富的遗产,并对当下产生着持续影响。挪用是当代艺术和人类学之间所具有的最为典型而独特的关系,本文主要关注挪用的实质,以及二者介入文化差异的方式。

范晓楠 :景观社会的图像与绘画——米歇尔·波利曼斯研究

伴随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图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是带来了人类视觉方式的深刻变革。

​艺术跨界:美学的危机或生机——以朗西埃对利奥塔的批判为中心

按主流现代性思想话语的叙述逻辑,审美现代性有两重面向。一是现代合理化进程中感性领域的自我确证:美学突破长期以来对知识论的从属关系,确立起关于感性、情感的独立法则;各艺术门类也根据其媒介特点和表现方式形成自身的独立标准

殷双喜:我们的当代艺术与西方的当代艺术有什么差距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光,这里不乏世界各国艺术界的关注,不断传出的诸如古根海姆博物馆要在中国设分馆之类的消息,很让中国美术界自豪了一阵子,“想当年……,看如今……,我们也有了今天!”中国艺术真的已经走向世界了吗?中国当代艺术真的已经很“牛”了吗?

冀少峰:是什么让行为艺术失去了活力?

是什么让今天的行为艺术日渐失去了活力?又是哪些行为艺术给今天的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可见,行为艺术的高峰时刻已成明日黄花。

韦佳:寻常,未必懂寻常

我的作品是基于对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艺术的理解,这种理解赋予在我的绘画中,正如我每天的生活体验,都跟过去有关,对过去的理解有关。

“极简主义”或“非客观抽象主义”的这一切

在此次展览——“这一切(All This)”——展出作品的六位艺术家都出生于中国,并在中国完成了艺术启蒙,但他们的生活和事业皆深受海外经历的影响。

匠心与率意——“平行——卢俊舟个展”开幕式上的讲话

他利用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字的书法美,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把他展现成一种具有现代意味的艺术品。

吴娱玉:中国问题对“东方主义”的挑战及其理论潜能

《东方主义》中,萨义德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即自18世纪以来的东方是西方构建的东方,然而,以“东方”冠名的地域文化纷繁复杂:地处远东的中国就是异于伊斯兰文化且自成体系的一套文化系统,那么萨义德“东方主义”的理论如何阐释中国?中国问题又对“东方主义”产生怎样的挑战?文章以“权力”“民族”两个关键词来看后殖民理论在遭遇中国时发生的变形:生成詹姆逊“第三世界”与顾明栋的“汉学主义”,可以看出,后殖民理论进入中国语境时经历了从以“西方理论”为中心到以“中国问题”为出发点、从外部视域到内部视域的多重转变,但是无论“第三世界”还是“汉学主义”都是走向中国理论的中介,中国问题要始终成为外部理论的挑战,在肯定其意义的同时,需不断地批判、否定和反思,把它们当做新理论的垫脚石、永远将它们中介化,如此才能激发新的理论潜能。

在“国画”与“彩墨”之间:色彩与中国画之审美精神的变迁

中国画之中的色彩应用和对色彩属性的审美表现,受其文化传统与材质性质制约,在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进程中,中国画的色彩表现受到了表现主义与写实主义两种风潮的影响,并产生了“彩墨”这种艺术形式。色彩在现代美学中的相对独立性地位,及其形式美感上的表现性,被接纳为国画的一部分,中国画的美感经验发生了历史转型。在这个转型中,需要在国画和彩墨之间找到那么一个支点,在视觉的惊艳和视觉的古意之间,建立起一种张力性关系,从而保证中国画色彩的审美品格是高雅的,做到艳雅兼收。

中国新绘画:一个观看中国现当代艺术的视角

毫无疑问,中国新绘画的开端是生机勃勃的,是以革命者的身份出现的。当我们今天观看中国新绘画先锋者的作品,张光宇、林风眠、吴大羽、庞薰琹等人的作品,依然感到欣喜和震撼,可以说毫不逊色于任何西方国家的现代艺术精英。

安迪·沃霍尔使用残余物的哲学

我不是说大众的品位很糟糕,以致被大众剩下的一定是好东西。我想说的是,被剩下的事物大部分的确很糟糕,但如果你能够拾起它,开发它的价值,或至少使它变有趣,你就不用像原本那样浪费。

贾善国:转型——中国艺术与文化面向当代的必然选择

中国传统文化当代转型是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为世界提供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经过不断演进,蜕变为新时代现代文明的成功经验。这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百年之后赋予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王樱子:何以走向听觉文化——听觉的时空突破与审美主体性讨论

工业社会进程中声音技术的发展为听觉文化的转向提供了可能性。留声机和唱片的出现让受时间限制的听觉对象变得可录制、可复制,声音在公共空间营造中的应用不断泛化,完全个人化的聆听也得到实现。在技术的支持下,当代人的内在文化需求使听觉转向成为一种必需。听觉取消了人类在观看外部世界时高高在上的位置,而强调以平等的姿态接纳和感受世界,这一理念有利于消除视觉霸权背景下人类被信息轰炸的疲惫,唤醒麻木已久的审美感受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话题

人工智能艺术泛滥,是噱头还是趋势?
2018年,从世界首件百万高价的AI作品,到频繁开幕席卷各地的人工智能艺术展,人工智能艺术当之无愧成为艺术圈的热词。有人认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媒介将全面助推艺术家的未来创作;也有人认为,大多数人工智能艺术不过是搏人眼球的一种噱头罢了,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