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散托 :传播知识,美学中的理论与实践

美学在经历了非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冲击后,需要对审美理性重新思考,既要避免理性审美化,也要避免审美非理性化。审美批评,作为理性的活动和行为,在阐释、评价艺术作品的事实与价值时,要区分实践理性上的道德判断和审美理性上的道德判断,进而对道德判断和审美判断之间价值异同的更深思考。

娱乐理论与悲剧思想:巴洛克与启蒙时代之间的新伊壁鸠鲁美学元素

圣-埃弗尔蒙并非正统的新伊壁鸠鲁主义学者,但他的思想在17世纪下半叶的艺术批评中具有独特意义。本文从他对拉辛《亚历山大大帝》一剧的批评入手,探索其思想中美学、道德、政治层面的复杂考量,挖掘其中的新伊壁鸠鲁主义特质,并试图勾勒出他对杜博斯美学思想的影响,以及同尼采悲剧理论的遥相呼应。

陶咏白:中国的女性艺术

为什么用“女性艺术”命名?有人说,“不存在女性艺术,只有女性主义艺术”;又有人说,现在所谓的“女性艺术”,就是“女人艺术”、“女工艺术”,诸如此类对“女性艺术”的的质疑,也说明了从上世纪90年代沿用至今的“女性艺术”名词的认识还存有诸多的异见,这不奇怪,一个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总会伴随着种种疑惑和不解。

詹滢绘画新作 以材料激活传统文化

无法被遮蔽的,是绘画中的“灵韵”。

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这个灿烂的佛教艺术,在中原本土,因历代战乱,及佛教之衰退而被摧毁消灭。富丽的壁画及其崇高的境界真是“如幻梦如泡影”,从衰退萎弱的民族心灵里消逝了。支持画家艺境的是残山剩水、孤花片叶。虽具清超之美而乏磅礴的雄图。

沈巍:汉代奇女子辛追的生活

辛追——长沙王丞相利苍之妻,这个有智慧的奇女子,用精心准备的、到另一个世界享用的陪葬品,向全世界展示了汉朝人生活的精致与时尚,让全世界领略到了绚丽多彩的汉朝文明。

“杜尚的领土”与“图灵的土地”,网络艺术是传统当代艺术的权利威胁吗?

网络艺术是对传统当代艺术绝对话语权的权利威胁吗?2012年,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第一次将展览场地扩展到卡塞尔之外的阿富汗(喀布尔),也才有了第十四届文献展向希腊学习的连续性设想,并以此进行了实践。

夏托 :美学的困惑

困惑似乎无处不在,亦存在于美学领域。艺术与美学错综交织在一起,却又不会完全重合。本文从两者的交汇处,即艺术特有的美学价值着手,通过两种方法考察美学的困惑:第一种方法是从艺术的接受经验来考察,第二种方法是从艺术和艺术家的角度来考察。美学的困惑源于两极性,同时存在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中,表现为创作的困惑、美学的困惑、本体论的困惑、结构的困惑和概念的困惑等若干形象。艺术家是困惑的制造者,但两极性不可调和,困惑必不可免,我们必须适应这种先天不足,况且正因为美学的两个极没有被混淆,它们可以更好地合作,碰撞出困惑的效果,这种效果或许值得欣赏。

雅克•莫里佐:介于形而上学与本体论之间的美学

有个流传甚广的老生常谈,说哲学只不过是在反复出现的相对选项之间的持续摇摆(比如现实主义对非现实主义、主观主义对客观主义等等),而且充其量不过是围绕着一些难以摆脱的观点的一系列离题发挥。与此同时,当一个被长久弃置的主题或角度重新浮出,并有助于重塑一个学科的面貌时,却又每次都让人产生一种新颖感。这似乎就是在过去几十年里发生在美学领域的情况:本体论研究以一种学科传统不曾预示的方式,引人注目地重新涌现出来。

欧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起源:《论造型艺术的描述与阐释问题》(下)

潘诺夫斯基在发表《造型艺术中的风格问题》一文的六年后——即1921年——进入汉堡大学任教,很快就跟那里的哲学教授、享誉盛名的卡西尔建立起学术联系,同时还与瓦尔堡的圈子关系紧密,从而逐渐稳固地奠定了自己的图像学理论基础。1932年,德国哲学期刊《逻各斯》刊载潘诺夫斯基的《论造型艺术的描述与阐释问题》,此文表明,他的图像学分析三层次学说于那时已经成型。

欧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起源:《论造型艺术的描述与阐释问题》(上)

《论造型艺术的描述与阐释问题》述及海德格尔、曼海姆、沃尔夫林和泽德迈尔等人的观点,可看作潘诺夫斯基德国时期哲学思想的巅峰之作,与其美国时期的《图像学研究》导论之间既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也有更弦易辙之处,这主要是思想语境所导致的。

阿多诺 :作为形式的论说文

在德国,论说文(essay)2被指摘为一种混杂之物,它的形式关于,“随笔”“评论”并没有引人注目的传统,它所注重的各种要求只是间或得到了满足——对此人们已经谈论和谴责得够多了。“今天,论说文形式尚未走上独立的道路;它的姐妹,诗歌,很早之前就已走完这条道路,即从科学、道德和艺术之间的原始的、无区别的整体中分化出来的道路。”

巴利 P·舍尔:布拉格学派的美学

布拉格学派,这是对与“布拉格语言学学会”有关系的那一群学者的通行指称,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是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场活跃的学术运动;虽然及至20世纪50年代初,还未正式解散,但在捷克斯洛伐克那充满活力的时期,在1948年,它大体上终结了。

贺伯特 :史诗和悲剧作为艺术宗教的形态

宗教精神从本质上说在这样一个时代具有其现实性,这个时代规定自己是历史的。这种宗教历史始终被排斥在当下现实之外,相对于当下现实而具备一种前史的意义。它是没有自身的开端的历史,其开端在另一方那里,它在宗教自身中是宗教精神的他者,这就是近代哲学的原则。

利维斯:大众文明与少数人的文化

对于马修·阿诺德来说,难度要小得多。我并不是指今日令人绝望的文化困境,[1]而是(实际上,这种考虑并非无关紧要)说他可以自由地使用“上帝意志”和“我们真实的自己”之类的词。今天,人们必须面对阿诺德可以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的定义和表述的问题。例如,当开篇便指出文化总是被少数人所保存时,就有人质问我用“文化”来指涉什么,我可以(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让读者参照《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但是我知道需要更多的东西。

刘唱访谈:微物之光

其实时间这个本来就很抽象的概念,在没有这么多科技辅助工具之前,只是日升日落的昼夜交替以及季节变迁,对于农耕社会的时代,时间就代表着在不同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按照自然之顺序和流动安排人类活动。

潘诺夫斯基早期学术中的艺术史观——以关于丢勒研究的博士论文为例(上)

贡布里希陪同潘诺夫斯基(图1)遛狗时的一段对话常被人提及。潘诺夫斯基表示,将“哥特式”用在建筑或装饰上还可以理解,但怎么可以用来说一幅画是“哥特式”的呢?贡布里希并未作答,而是反问他:“您认为这一切真的存在吗?”潘诺夫斯基坚定地回答:“是的。”[1] 贡布里希似乎是在暗示潘诺夫斯基思想中的那种黑格尔传统,尽管在后来出版的《哥特建筑与经院哲学》(Gothic Architecture and Scholasticism)中潘诺夫斯基谨慎地使用了“思维习惯”一词来掩饰露骨的黑格尔式的阐释方法。

潘诺夫斯基早期学术中的艺术史观——以关于丢勒研究的博士论文为例(下)

在《丢勒的艺术理论》的第二大部分,潘诺夫斯基着重讨论艺术学的理论问题,在标题后的括弧内注明了“丢勒的美学”。他认为丢勒的美学思想在其研究比例的著作《人体比例四书》(Vier Bücher von Menschlicher Proportion)(图1)中最终成形,这部著作清晰展现了丢勒美学的本质和发展,于此得到一个概念,并且这一概念通过实践的艺术理论研究还可以被描绘出来:自然中也存在美学和实践艺术知识之间复杂和互动的关系。

胥建国:论中国雕塑之民族精神

中国雕塑民族性不在于反映的是那一个朝代或地域人们生活的具体内容,重要的是创作者能否在作品中揭示民族精神。

盖格 :超美之美——论美学与神学的关系

哲学史告诉我们,一种以理性论证的哲学,对精神或宗教现象不能视而不见。同样,如果精神或宗教不以理性诠释为基础,其地位也难以确立。在此关系中,知性(Verstand)与理性(Vernunft)的区别十分重要。从康德到黑格尔,理性被视为一种综合能力,它用某种独一无二的理论框架,将暂时与永恒、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统一起来。由于理性的这种特殊作用,宗教与理性、虔诚与合理(Rationalität)并不相互排斥。
1  2  3  4  5  6  7  8  9  10  


话题

人工智能艺术泛滥,是噱头还是趋势?
2018年,从世界首件百万高价的AI作品,到频繁开幕席卷各地的人工智能艺术展,人工智能艺术当之无愧成为艺术圈的热词。有人认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媒介将全面助推艺术家的未来创作;也有人认为,大多数人工智能艺术不过是搏人眼球的一种噱头罢了,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