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康:美术馆的昨天、今天和未来

​每个周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都会人流如织,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来美术馆参观的人和工作人员都习以为常,很多美术馆似乎都是这样。但是将时光退回到40年之前,美术馆里的景象却截然不同。

如果没有苏轼,中国绘画会如何发展?

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标志,它开创了文人画的新道路。宋代绘画有两种比较突出的形态:一是推崇形神兼备的院体画,一是以苏轼为代表的士大夫文人画。苏轼是第一个提出文人画概念的人,并将其视为比“画工画”更高的东西,倡导诗情画意的文人画风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的这首诗是中国画史上人们最为熟悉的言论。

大村西崖的美术史研究态度

​大村西崖(1867—1927),幼名盐泽峰吉,被大村家收养,改名西崖,号归堂。毕业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雕刻科,留校教书。他终其一生致力于美术史研究,先后五次到中国旅行考察,与中国美术界和文化界有深入交往,其中国美术史研究在中国美术界颇有影响。

霍波洋:无规矩不成方圆

不规范中包含着规定的制约;规定中包含着不规范的宽容。

民间剪纸:巧手中剪出的女性祈盼

女性是民间艺术尤其是剪纸艺术的主体。

田畑幸人:30年前首次来华,预言亚洲时代即将到来

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可以看到他们像我年轻时一样,那么崇尚西方的文明,那么喜欢西方的当代艺术。这个首先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真心希望他们能尽快地跳出来,创造自己的世界,而不是一心想加入别人的世界。

汪洪章:翁方纲“肌理说”与兰色姆”肌质”论比较

翁方纲之前虽已有人以“肌理”评诗,但其颇具体系的诗学思想之形成主要还是受《文心雕龙》影响。刘勰“原道”、“征圣”、“宗经”思想,深刻于翁氏“肌理说”之中,为翁氏的诗学批评提供了基本原理和准则。从方法学上,将其“理”之一元论及诗歌批评实践,与美国批评家兰色姆的“肌质说”及其诗歌本体论批评加以比较研究,对跨语言、跨文化的比较诗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对矫正当下盛行的“空言义理”之文学研究,或许不无启发。本文先对翁方纲“肌理说”和兰色姆“肌质说”提出的理论批评背景分别作一描述,继而对两者所关涉的诗学批评问题加以比较,探讨两人诗学本体论之异同,阐明两人诗学差异的中西文学史及诗学批评史之若干成因。

论19世纪70年代的绘画与视觉机制

1879年,马奈(Edouard Manet)向沙龙送展了一幅名为《在花园温室里》(In the Conservatory)的作品,令当时的评论家们感到十分惊讶。[1]这一次,与马奈总是挑衅公众的大胆做法相反的是,批评家们吃惊地发现这幅画极其保守。它不仅与当年送展的其他前卫风格的作品相去甚远,而且还是马奈本人70年代主要风格的倒退。

当代艺术中的“动物现象”及其视觉表述

人与动物的艺术关系和审美关系构成了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进入艺术是自古就有的事情。随着工业文明和城市的发展,人类掌控欲的扩张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动物也难免其灾。面对自然带来的灾难、疾病、瘟疫,事实说明人类并不能完全掌控世界,人类和动物一样面临着深刻的变化。

形而上学与美学的发展

​纵观东西方美学史,我们会发现美学具有这样一种性质:它既能从抽象的本体论/存在论的角度研究美与艺术的本质问题,也能从具体的美的事物、美的艺术的角度研究美的规律问题,艺术的创造与欣赏问题。它是一门顶天立地的学科,既有抽象思辨的一面,也有经验观察的一面。美学的这一特性决定了美学学科的发展本身是多维的,是诸多层面的统一,也决定了美学本身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这种开放性体现在,它允许人们从各个学科、从人类存在的各个方面探讨美、艺术与审美心理的问题,也允许人们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审美活动。

邵亦杨:现代之路——1865-1945的美国绘画

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是美国社会和文化走向现代的重要变革期,在这个变革中,艺术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什么是美国艺术?现代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开创美国自己的现代艺术?在美国艺术走向现代的过程中,这些问题不只是艺术家对于现代艺术的追问,也是对于美国身份的追问。

当“班克斯热”成为另一种商业化的符号

自苏富比拍卖会上发生了班克斯的闹剧以后,世界各地都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大大小小班克斯的个展。

变革时代的印记:观看“中国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的四个视角

参观完展览,种种截然不同的实践方式之间的共鸣和对比让人印象深刻。虽然缺少明确的价值内核和历史脉络,新水墨却冲破了现有艺术类别的边界。

董树宝:迂回与进入:德勒兹与加塔利论中国思想的内在生成

本文主要研究法国当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与菲利克斯·加塔利论中国思想的内在生成问题,从“草”之于中国、“线”之于中国诗书画、“形象”之于中国思想的角度来阐释块茎论、生成论与内在性哲学,呈现了他们经由中国而进入西方哲学的他者视角。与此同时,以法国汉学家弗朗索瓦·朱利安为思想中介,德勒兹与加塔利正是在内在性的平面上与现代新儒家的内在超越论交汇到一起,展现了中国思想与西方哲学之间的交错运行,呈现了中西相互生发、融会贯通的思想运动。

警惕廉价的身后评价

​不知何时,我们发现在报刊和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文化艺术界开始热衷于对刚刚过世的艺术家进行热评。本来艺术家去世,对他的一生进行总结和悼念是无可厚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各种过度赞誉之词,“大师”“大家”“巨大损失”云云,其实是让这些刚刚离世的艺术家的灵魂及其家人难以安宁,适得其反。

霍波洋:清——雕塑中的中国传统审美品格

中国馆的空间品味,是由中国传统文化汇聚而成,不易分割。但是如果非把她掰开揉碎,分层次的去品这空间味道,必涉及中国传统美学早已明示的这几品。心、品、清、和这四品合为一味,飘散在中国馆的空间之中,并区别于其他。

虚拟时代的艺术——蓝庆伟专访

近日,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在南京开幕,蓝庆伟是本届艺术节的轮值策展人,他今年最大的举措是将原来的艺术节奖金发放模式改为了为获奖者做展览。为此艺术中国记者就本届艺术节的奖励模式、评奖原则、展览主题等方面问题对蓝庆伟做了深度专访。

印度科钦双年展呼唤“非异化”生活

在回程飞机上,我细细阅读了从科钦带回来的文字材料,渐渐理解了科钦双年展基金会的用意和策展人安妮塔的诉愿,他们是要通过举办双年展这个国际平台,向内传递世界风,向外呈现印度美,呈现非异化生活在印度的可能性。

李辉:耄耋老人画笔下的中俄友谊7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特命全权大使李辉为中俄建交70周年“故乡——西多罗夫、妥木斯油画展”作序。

版画家陈琦:探索“小径分岔的花园”

近日,德基美术馆携手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活动“小径分岔的花园——对话陈琦”,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顺利举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话题

人工智能艺术泛滥,是噱头还是趋势?
2018年,从世界首件百万高价的AI作品,到频繁开幕席卷各地的人工智能艺术展,人工智能艺术当之无愧成为艺术圈的热词。有人认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媒介将全面助推艺术家的未来创作;也有人认为,大多数人工智能艺术不过是搏人眼球的一种噱头罢了,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