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workshop国际艺术家工作展示节开幕现场 戴伟平:提到重庆市黄桷坪,人们会想到嘉陵江边的四川美术学院,从2004年开始,在美院推动下,靠政府和企业出资逐步形成包括坦克库、501艺术基地等所谓的创意产业区。很多美院教师都在里面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但是为什么你会产生创办一个独立艺术空间的想法呢?有什么比较具体的原因吗?另外,能讲讲空间名称的由来和演变吗? 杨述:2000年我在昆明第一次碰到罗伯特(英国三角艺术基金会主席),当时和叶永青正在筹划云南的国际艺术家workshop。01年和03 年我参加过在印度和丽江的国际艺术家workshop,我自己一直对这种交流活动感兴趣。倪昆一直在黄桷坪做着M公社的活动。06年501仓库改造成艺术家工作室,我就租了一个空间,请了一个助手,开始办一些展览,和倪昆讨论了很久,最后决定一起工作。目的也比较简单,就想做成一个艺术家的国际交流平台。我看过作家聂华苓写的关于她和她丈夫在美国爱荷达的国际写作计划,令我印象深刻。另外,如何持续的经营非盈利的机构,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器是从英文organ 来的,器官—容器,倪昆原来的机构叫haus ,德文‘家’的意思,我们就把它放在一起叫organhaus. “Six hours ahead”展 艺术家Natascha Borowsky(德国)戴伟平:目前来参观展览的观众都是些什么人?如果四川美术学院大本营撤出黄桷坪,搬往大学城,会不会影响空间观众的数量? 杨述:观众多是川美的学生和一些喜欢当代艺术的朋友。还有在黄桷坪工作的艺术家。少部分市民。我们没太多考虑美院的搬离,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会在这里,我也没太考虑观众的问题,也许这个城市并不需要艺术,但我们自己需要。至少是一种生存的要求吧。 戴伟平:我发现器•Haus空间个展的展览时间都比较短,展览频率很高,为什么这么安排? 杨述:器空间设定了几个项目类型,比如,国际艺术家住留(4-8周),每年接受8个左右的艺术家在器空间驻留,青年艺术家联展,每年在3-4个。艺术家个展,3-4个。独立电影论坛,(不是每年进行,)德国闪电短片影像周(每年进行)。重庆ORGANHAUS国际艺术家工作展示节(不定期)。我们也在考虑减少一些项目。有些是交换项目,象我们和杜塞尔多夫艺术家交换住留项目,就必须做。(我们认为很重要)。另外,我们觉得在现阶段,以小型的,独立的艺术个展作为一个观察对象,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可能会整理出一些带有区域性特征的艺术现象,这个是很有效的一个观察渠道。 戴伟平:器•Haus空间是否有比较长期的一个发展规划和未来目标? 杨述:长远来说,需要发展一些有效的合作伙伴和项目,现在我们和英国三角艺术基金,瑞士文化艺术基金,德国杜塞尔多夫文化局艺术交换项目,中国文化部现当代艺术推广项目都有实质的合作。但在本地寻找项目赞助还有一定难度。不过,我们坚持的是小规摸,持久性的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