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有种:与张元的对话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24 15:07:45 | 出版社: 内蒙古日报社

 

董冰峰:按这个观点,1997年以后你已经开始和体制在“合作”。你觉得自己在97年后拍摄的这些电影,和97年以前坚持的独立制作的状态和方向相比,有什么样的改变?

张元:整个状态有自己非常坚持的,也有非常扭曲的东西。这个扭曲的东西,就是在选择一个题材的时候,首先第一步就进行一个特别彻底地自我审查,这个审查就是什么东西呢?因为咱们都不傻,我们都知道,都知道什么是可以拍的,什么是不可以拍的,也知道拍了你就是再尖锐也没有用,拍完以后是一个浪费。在这当中就变得既是自己,也不是自己。也可能视觉的某些方面是自己的手艺,但是脑子的很多方面变成适应观众或者是整个审查制度的框框里面,戴着脚镣跳舞,在这里面也有问题。

这个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说看到了一些做绘画、写作或者是做装置艺术的艺术家,可能变得好像更自由一些。

董冰峰:刚才谈到的中国电影或者是欧洲电影,其实在全球占的份额是非常少的。你的电影从90年代以后才与中国的观众正式见面,97年开始在体制内有所创作,你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收获?

张元:有一些是收获比较好的,像《我爱你》投资很小,就能拿到很大的票房,像《过年回家》也是投资不大。《过年回家》是属于投资不大,在国内、国外都有很好的收入。《绿茶》不是一个很好的回报,《看上去很美》还不错,所以有失有得。

董冰峰:你对中国现在的电影体制或市场的看法,还是比较乐观的?

张元:现在不是乐观,中国近几年,从整体的工业来讲,是很大的,电影院越来越多,很多影片,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一个号称投资很大,实际上也并不见得很大,效果很好,而且刚出台一个政策,也发现电影产业是一个很好的产业,最近刚出台一个政策就是支持国产电影,但是最后怎么样,也很难说。

董冰峰:关于创作方法的一个问题。我看过很多关于你的电影的评论文章,一些观点认为你的每部电影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距离都非常大。你如何看待这样的评价?如果这是正确的,你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种努力求变化的创作方式?

张元:也是因为自己好奇,我有一点,我是觉得我拍过很多的短片,把我给伤了,拍太多短片了,我发现有一点,就是拍很多短片以后,长片就不愿意用这种方法了,还有一个就是制作的量也越来越大了,以后还是要精选一下我自己到底想拍什么东西。我还是喜欢比较跳跃的制作方法。实际上不管是什么形式,还是我自己的作品。

董冰峰:在你的全部电影创作里面,应该是纪录片或记录性质的电影居多。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你在这个《有种》项目继续刻意地强调这样一种线索?或者说这也是你的创作与社会现实保持关系的一种方式?

张元:我希望保持一个很密切的关系,而且这个关系,我觉得是一个比较舒服的状态,就是现实生活永远比你杜撰出来的东西要精彩一百倍,现实生活比你的想象要牛B多了,有一些东西,你是编不出来的,只有现实才可以真正触动你,而且中国这个现实的变化和人的这种精神世界,和人的这种生存状态,比你想象的要负责得多,而且因为今天中国变得太快了,要负责得多得多。

董冰峰:你刚才谈到在创作方法上其实还是比较倾向近距离地观察社会现实;但你同时也说过,不太愿意以一个比较整体、宏观的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的景观。有的导演非常重视宏观性的视点,比如说刁亦男的《夜车》,包括娄烨的《颐和园》等等。你对亚文化和非主流的群体一直特别加以注意和观察,这也是你直到现在都非常感兴趣的一些点,包括《有种》这个项目。

张元:我最早反感大的文化叙事是从第五代他们开始的,我觉得第五代电影,虽然在《一个八个》、《黄土地》包括《红高粱》,当然他们也有一些形态,作为电影来说,我觉得是完整的,但是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电影的一个割裂,中国三十年代或者说1949年之前有很多电影,在描述个人生活,描述一些小故事,像《一江春水向东流》,像《小城之春》、《十字街头》很多这些影片,描写个人生活已经到了非常急剧的状态。到了“文革”后期,第四代,像谢飞,包括像郑洞天、张暖析,他们描绘的那种具体的人的生活,实际上也挺深入的,我实际上很喜欢那些东西,第五代就是创造了一种形式感,用所谓大的五千年文化氛围,当然写的还是革命故事。我当时实际上在最早拍电影的时候,就不太喜欢这种方式,我希望把我的摄影机放得更低一点,过程是更贴近于人,离人最真实的感觉更近一点,因为每个人在站起来走路,张嘴说话,在他动表情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文化对他的影响了。

我对西方文化的了解,除了通过绘画、音乐,更主要都是通过电影。我对西方,最早没有什么了解,因为我看了大量的西方电影,我知道他们的文化是什么样,不需要摆出来一个文化的形态,也不需要用一个大的历史长河来覆盖它,实际上看到一个人,就已经看到他身上的文化。

像我这次在拍访谈的时候,每一个坐到镜头面前讲的人,他们都流露着自己不管来自于什么地方,他是中国人,都流露出了他的文化气质。

1  2  3  4  


下一页镜头前的私密空间: 与方璐的对话上一页不论大小的盒子: “51平方”项目随想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当代艺术与投资第四期
· 关于 “51平方”项目
· 限制的精致
· 不论大小的盒子: “51平方”项目随想
· 有种:与张元的对话
· 镜头前的私密空间: 与方璐的对话
· 跨境地理学
· 策展人侯瀚如专访
· 关于新媒体的全球进程调查
· 论坛:独立电影的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