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18“51平方”项目出版物 我们若是提及展览——包括一个艺术展览的空间,便立刻会想起它由六个平面组成的盒子结构,以及充塞这个结构之内的艺术品。不管这个容器是一个真正的盒子,还是一个房间。基于日臻完善却同时在某些方面一成不变的现代博物馆制度,包括后进地区对此亦步亦趋的效仿实践;以及基于这一观看制度和凝视的政治,我们有针对性的把这些空间称之为“白盒子”。前几年,一些讨论者针对它们试图进行修正和反抗,例如曾出现了一种新鲜的修辞——“黄盒子”。总之,我们从此逃离不了这个立方体的概念。 凡此种种针锋相对,如果总是围绕“盒子”这个词语打转,以及紧抠它所谓压迫感的内涵,这将束缚我们的想象力。就我们所能了解的信息中,“盒子”尽管经常指涉禁锢的概念,但利用盒子本身的物理几何属性做文章的,成功范例还是可以信手捻来。杜尚的手提盒子——如果按照现代的展览思维来看,它们就是绝好的博物馆,无论是传播方式(收藏/传阅)还是它的内部收纳功能,当它打开既是一个绝佳的小型博物馆。同时它还模糊了出版物以及作品与展览空间三者之间的界限。2004年发生在上海的展览:62761232( 俗称“快递展”),还有车臣“紧急双年展(Emergency Biennale)”,包括去年在北京还真的发起了一个与手提盒子关联紧密的展览项目“SUITCASE”,或许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杜尚的启示。此外还有小汉斯(Hans Ulrich Obrist)发起的“纳米博物馆(Nanomuseum)”计划。只不过,他们中有些针对这一小小的“盒子”概念使用了现代展览体制中的“邀请”概念,因此这个小盒子便不再是一个一次盛满全部艺术品的空间,而是一个通过连续的展览逐步使之充满的行为。这和我们即将要展开讨论的51平方项目有一些相似之处。它们的不同之处也许在于体积的差别。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时受到艺术家社会生活情境逻辑所包含的隐藏机制的影响,但可以确信,总是有一种新的概念和体验不断被给出,虽然我们可以不相信进步这个概念。 我不能肯定自己掌握的信息是否够多和准确,以至于可以判断各个精彩的项目和计划的原始动机。但是从自己作为艺术家的经验来讲,一旦一些事物得以确立并且显示它制度化的强大力量时,里面有些东西就会变得无趣。在北京、在中国,特别是从作品制作经验和展出经验都较少的年轻艺术家来说,展出自己的作品似乎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群展,除去一些艺术家自发组织的展出,要么你就等待某个美术馆、艺术中心组织的群展。尤其在被艺术市场骄纵,培养了习惯等待的陋习之后。某个策划人确定了一个早已选好的主题邀请你,接下来你就等着把自己的作品摆放好,然后等着开幕晚宴了。如果是策展人根据艺术家的作品来概括出一个命题,或者还给你留有机会为这个命题去专门创作相关作品,那已经是比较好了。另一个方式是画廊式的个人展览,从画廊经营者的角度来说,无论他表现的是多么的不论眼前利益,一旦有了商业和经营关系的暗示,对于画廊经营者或者艺术家都是一种煎熬。可以说,在这两种展览模式和体制面前,如果我们不轻易放弃艺术品展示的较量——同样把它看作是一个战场的话,艺术家的自主性是很少的。我们需要更多的作品展出经验,不仅仅是展出的场次,更重要的是方式。 我们可以回忆各自或长或短关注互联网的经验,最初的互联网只是作为一个展示的平台,向人们提供讯息,然而随着技术的推进,以及使用者心理体验的推动,现在已经远不止提供信息那么简单了。论坛、B 2B、C2C、微博等等,互联网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交互系统,一个链接各个角色、信息、充分让人们参与并生存的平台,它将改变人类的进程。一个展览或者一个博物馆/空间也如是,艺术家的创作和人们的观展经验都要求它们不能再一成不变。我想“白盒子”还间接暗喻了濒临死亡的危险气息。它们不再只是单一的展出为目的,它们必须成为一个平台,一个连接艺术生态圈子里面各个类别的集合。与“DO IT”缘自小汉斯与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和拉维耶(Bertrand Lavier)的一次讨论相似,“51平方”由我和泰康空间艺术总监唐昕联合策划,项目也是初始于与一些艺术家的讨论。虽然从概念上与它们没有直接可比之处,但其中有一个出发点都在于期望“建立一种开放的展览模式”,虽然“51平方”发起的太晚以及略显保守。但是之于现在的当代艺术展览的现实,我们相信它是有意义的,因为通过这个项目,艺术家不仅仅得到的是一个展览作品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可以拥有一次强调和确立艺术家自主性的机会。还有独立面临一个艺术项目的经验,因为这和在工作室把作品做完交出去,然后听之任之是截然不同的。“51平方”基于一个信念就是给某个艺术家在这里实施展出时最小的干预,给艺术家能自由的展出他们的想法以及观念上的保障,我们要求的是艺术家在这一有限空间展出的必须是针对某一概念和主题进行连续性的讨论和创作,它可以是一件作品,或几件作品,因此它是一个项目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个展”。困惑和难点在于对之间尺度的把握,为此,我们一直在和艺术家持续的沟通和探讨中。它的面积很小,正如项目的名字:只有51平米,不过比起毛里齐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的“The Wrong Gallery”还是要大很多,艺术家应该有足够的自由在这里经营,但我们还有一个担心的就是,不想让这个空间和项目在行进过程中成为艺术家针对空间发挥点子和做“急就章”式的展览和作品的场所,所以我们考察和选择艺术家也会考虑到艺术家创作的一贯性,因为在今天这个一切急速善变的时候,更需要踏实的艺术家以及他们带来的研究。项目结束时会做“总结呈现”,或许它还会派生其他有意思的方式延续下去。 从第一个项目“赵赵”到“苏文祥”,再到“赵要”、“王思顺”,以及到3月27日“李牧”带来的第五个项目,可以算是刚刚开了个头,一系列关于这个项目的除纳入日程的展览之外的讨论与出版也在跟进之中。期间得到许多积极的回馈,包括激烈的批评和中肯的建议,以及逐渐延展开的传播和艺术家的参与。解释和回应质疑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行动的结果,在项目还没有完全展开和结束的时候,任何臆想、瞻望都显得不合适宜。一起静候其变。 又,伴随这个项目和写下这篇短文的过程中,上面已经提及的和以下罗列的词语名称始终萦绕脑海,它们是:The Wrong Gallery、紧急双年展、Suitcase项目、箭厂空间、空间站、观察社、磨金石、比翼/一个接一个、野生1997惊蛰始、DO IT、纳米博物馆、公寓艺术,等等。 2010.0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