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前言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3-02 15:46:35 |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差异显而易见。创新破坏了竞争。通过产品设计获胜的一方不再是优雅的,而是变得可怕、丑陋。但是对于大部分专心于设计的设计师而言,“meaning”这个概念并非是什么新鲜事儿。因为“meaning”是所有思想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进行真正诚实创造的核心。想象一下艺术如果没有meaning,将会怎么样呢?博物馆的确充斥着有影响的画作,却被大众斥之为“现代艺术”而敬而远之,原因只是大众不能将艺术品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这种联系需要旁观者研究,了解这项工作所包含的信息,理解其所带来的影响和文化意义。但是,当你不得不将孩子送到足球场去练习踢球,或者忙着做饭把晚餐端上桌时,谁把时间或者精力投入到该项工作中呢?事实上,大部分人对诸如“文化上有重要意义”的艺术与设计不甚重视,草率待之。你也许会听到这样的评论:“艺术只是有钱人把玩的东西”或者“艺术和设计对处在饥饿边缘的人和战争中的人们而言,毫无意义。”但是,艺术和设计也有个性化的一面。在这个复制上瘾、循环往复的世界里,个人同艺术的联系对于作为设计师或艺术家的你和旁观者而言,都是很有价值的。在商业化运作的设计界,个人同艺术联系已转变成某种影响力——恰恰是商业需求的东西(设计目标)。设计如何获得与个人的联系呢?往往是通过发现人们的需求实现的,即个性化与含义相结合的需求,换言之,获知人们的艺术倾向。

改变的力量

因此,作为设计师,我们看待整个世界的方式有所不同。我们在继续磨砺设计才能的同时,也顺应时代的要求,创造并设计出新的作品。我们也许永远都不会被非创造型人才所理解,也不会像医生一样受人尊敬,或者都不能对父母解释清楚我们所做的工作,但是,现在同过去一样,创造型的设计师的要求是表达内心深处的呼声。很难做到吗?当然,那种置于内心深处,悄悄燃烧的激情似乎在一瞬间将所有的设计趋势在世界舞台上上演——还有比这更难的事吗?但是,又有什么比这一幕更激动人心呢?

力量掌握在每一个创造者手里;改变的力量停驻在每一个形象上——一幅照片,一幅画,一个概念,一种结构,一辆车,一架飞机,一件衣服或者任何一个创造型的人发明的物品中。记住,设计本身,也许像艺术一样简单,但是它也被看作人类首要的表达方式。

>>“查理”,俄亥俄州波特兰市艺术家及插画作者迈克尔·保卢斯作的有关人物骨骼系统特征的研究中的一部分。

>>由安德鲁·格罗夫斯为品牌“基础滑板”而设计的“秘密野兽”职业滑板系列。

我们一定不要将设计平庸化,因为它毕竟是一种脑力劳动。设计对于我们人类的发展至关重要。设计所承担的责任极其重大。因为设计也有摧毁我们的力量。在设计上锐意创新是所有设计者都要承担的核心的责任,无论你设计了一个热辐射自导引导弹、一个具备高级功能的医院用病床,还是设计出一个橡胶熊模子,都没有关系。在某一单独领域,设计有改变世人态度的潜力,有改变文化的力量。

这本书就是关于设计力量的。

1  2  3  4  5  


下一页设计头衔上一页简介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当审美已成疲劳:设计趋势之上》
· 设计头衔
· 雷同的世界
· 技术影响设计
· DIY设计
· 趋势之终结
· 设计主题
· 文化成长
· 品牌设计
· 全球多元文化和自然史
· 真相和感知
· 不确定的未来
· 创新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