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上瘾 Design Addiction 大公司发现了设计的价值 今日社会急需创造型专业设计师。从历史上看,价值取向总能促进社会文化和设计专业的发展,因此,设想一下,在我们这个充斥着大量商品的社会里,原创性有什么价值呢? 仔细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一家公司将会推出何种产品,它是如此的与众不同,竟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同时,有时作为生活中的“必需品”,与诸如全能电话之类相比,后者看起来就像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古董。该产品又将会产生怎样的价值呢?答案是:非常大。 社会游戏改变规则的标志是大学里大的商学院正开辟设计校区,并且公司招收设计专业的高材生的方式不再是在办公室里看他们递交的简历,而是像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媒体馆和迪斯尼公司一样,在学生上大四之前,就已开始了他们的招募行动。在有创造性的大公司实习,也变得像医学院的学生都想到世界上最好的医院去进行高级训练一样,竞争异常激烈。 设计业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今日商业界的热门专业。唯一的事情就是,接下来会是什么? 2.更多就是更多 More is More 我们能少些设计吗? 不需要很多设计的地方就应少设计。以电视频道为例。我们都想看更多的电视节目,但是越来越多的频道并没有真的提供新的电视节目,并且我们依然摆脱不了同样旧的节目的包围——只是旧的节目越来越多而已。 因此,我们理应比我们的祖父辈受到更多的教育,对吗?但是,为什么我们的需求会更多呢?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更强健的体魄、更加开放的全球化视野,我们比任何一代人都更加关注自己,更关注自己的生活,更加注意从情感上保持联络,更富有责任心,甚至更加善待自己的身体(或者说,至少更注意用药物调养身体)。因此,如果说我们这一代人更聪明的话,为什么在涉及将来最大的可能性问题——更多却只会导致更少上,却如此盲目呢?当我们对外界索要更多时,我们又如何准备处理身处更少的局面呢? 商业设计潮流也需要满足更多的要求:更富有竞争力、更有意义、更加可靠、更持久,噢,当然还要更有用。但是,我们却很少听说视觉文化需要什么要求。随着设计工具的推陈出新,图像不断更迭,信息与设计不断涌现,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种类少就给人守旧之感,并且很奇怪的是,种类越少反而让人觉得该种商品的数量会越多。 3.担忧 Fear 对滥用原创性思想的担忧 设计师们一般都有自己的嗜好:一家秘密的印度餐馆,一块特殊原料做成的布料或纸,一个制作奇特纸杯蛋糕的蛋糕店,某个品种的狗,或是一件穿了15年的T恤仍不舍得扔掉,等等。 设计师们积极体验所看、所买或第一次新鲜事物所带来的新奇感受,然而,对于其他人而言,不熟悉的事物并不吸引人。我们都知道,人们一般害怕新的款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是你妈妈从未买过其它品牌的衣服,或者这种款式总是给你留下不舒服的感觉。我们人类总是习惯于喜欢被传授的东西,无论我们意识到与否,我们总是依据天生的好恶,作出是否采纳建议的决定。 设计师却有所不同。一个人越有创造性,他的爱好可能就会越“危险”。他可能会热衷骑摩托车,也可能是吸食毒品;或者,敢于去危险的地方旅行,或是在测试选择颜色时总是极端自信。
作为设计者,我们必须了解观众们是如何接近新设计作品的,并且要帮助他们克服掉那些不舒服的感觉。我们必须拿好鱼竿,把观众们从“新东西”的水塘里拉上来,并保证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会脱钩。这是一个关于“原创性的困惑”古老的话题。 现在,将这一话题置于当前设计环境下。目前设计环境有两大特点:大众消费市场的设计紧跟名牌精品店的原创性设计步伐;新兴设计运动追随大众市场的脉搏,等不及设计趋势成长为有影响的复杂的潮流。最大的零售商总是立即停止对原创性设计的研发,而转向新的设计。正是对新设计无休止的追求,设计业的运行周期大大缩短,而消费者们却尽力不丢掉自己花15美元买的短长裤。简言之,设计正在消耗它的青春。 4.周而复始 Recycling 我们现在又处于怎样的设计运动中了? 我们已经处于21世纪了,我从来没想过我们还会买带有上世纪中期烙印的家具。我们的世界就像喷气式飞行器一样飞快地循环往复着各种趋势:五六十年代是各种设计趋势公平竞争的时期;70年代,设计趋势风头渐弱,好容易走过十年;无论我们能从恐怖的80年代和毫无意义的90年代寻得什么宝贝,这些视觉符号很快要被消耗殆尽了。难道设计界不应该好好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而不是以不断重复的绝望的模式又回到上世纪中叶? 从八十年代我们陷入这种无休止的循环开始,我们也在教育新一代用不同视角看待旧时的运动。这就是为什么一个40岁的人不喜欢喇叭裤和低腰裤,而一个少年人却要买喇叭裤或短长裤。设计界已经模糊了趋势的意义,在此过程中也毁灭了任何相关的最新的设计运动。 那么设计趋势的季节现象呢?商界想到没有明显的设计运动或者学生返校时没有穿上新衣服会吓呆的。电视新闻的事情同样会发生在设计上——它变得很轰动,但是没什么可以再说的了。 新闻速报:20世纪90年代回来了……现在怎么办? 5.矛盾 Contradiction 冲突趋势的存在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迷惑,你很快就会了。你可以说某种风格很漂亮、有趣或者更迭频繁,但是如今不同风格之间的矛盾可能也是一个警告信号:从文化上说,我们可能已经没有了新的视觉理念。当设计师找遍全球获取能激发他们灵感的东西时,他们越来越快地用尽了灵感。设计趋势很像野火,我们创造力的森林有用尽树木的危险。当然,我们这个充斥着视觉符号的世界也有伟大的东西,但我们这些设计师应该注意我们想要什么。在一个最大的零售商们吆喝“设计是为了每个人”的世界里,负责带来希望的设计师们发现,想获得真正的创新变得越来越难。 这种现象带来了我们大多数人都很害怕提问的问题:创造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吗? 现在,当世界上最有才华的设计师把相互矛盾的风格并列起来以追求让人激动的设计时,你不禁会问接下来会怎样。看起来很新颖,但是展望一下,视觉匮乏开始前还能有多少新的组合?一些更大的问题可能是:“我们的文化是否达到了全球创造力的饱和点?”或者更积极地来看:“这种不可思议的、无法预料的并列安排是否会带来一些更新的、我们从没想到过的东西吗?” 如果相互冲突是现在每个设计师都在做的,那么它会是我们最后的视觉趋势吗?
6.视觉疲劳 Visual Exhaustion 好,我现在麻木了 什么让你激动?你上次看到新东西——你之前从未见过的东西,是什么时候?我不太清楚你的情况,但是我现在有些厌倦了。 以前发生过文化停滞不前的情形,但是相反的情况也发生过——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人类学家称之为“文化的全盛期”。受人尊敬的社会人类学家克鲁伯(Alfred Louis Kroeber,1876—1960)在他1945年的著作《文化发展的结构》中援引了智力进步和审美飞跃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克鲁伯通过过去五百年的历史而确定的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像达尔文、爱因斯坦这些标志性人物,以及设计和艺术的进步是如何改变社会和文化的。这种文化的全盛期很少见——可能只有三四次。距今最近的一次在19世纪晚期,那时工业革命在全球推行,为全球旅游创造了条件,并带领人们进入电汽化时代和现代化生活。 我们更关注的是文化达到鼎盛后会发生什么。克鲁伯的书将古希腊和古罗马作为文化全盛时期思维枯竭并停滞的例子。用他这种关于文化崩塌的例子,我们的将来在理论上会是一幅恐怖的图像。 然而我对现在的情况比较乐观,因为和他们那个时代相比,我们这一代知道的要多得多。最有影响的是我们已经达到了全球化,不受国家限制的文化概念改变了一切。任何视觉文化的顶峰都要从全球角度衡量,而不是用本国的尺度。 对设计师而言,任何相关理论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进入一个充满悖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在追求熟悉的一致性的同时,却走向了陌生。 7.随意的影响 Random Influence 设计师工作的更加努力以吸引我们的注意 看似随意却经过深思的影响并不容易做到。最有艺术创造性的设计师成功地找到了解决方法。危险之处在于,一旦文化接受了随意的影响作为一种模式,就很难前进。就像60年代的震惊艺术(shock art)一样,并列呈现和自相矛盾这类想法只能吸引消费者一时的兴趣。更大的危险在于业余设计师所产生的随意的影响。 知道用什么作为影响,什么时候使用影响,学是学不到的。正如烹饪一样,有很多菜谱,但是原创性思维最好留给有识之人。实验可以带来更大的发现,但是只有少数人能真正实现原创性。和当今设计的区别在于,品位已经变得更加主观,可以使用(或者误用)的素材到处都是。 影响不是设计趋势的终结者;它是设计趋势的创始者。随意是致影响消亡的大敌。 要仔细考虑。 8.自我表现主义 Self-Expressioni* 这一趋势会是我们最后的创造性运动吗 我们视觉上的丰富并不只是让人厌烦,它变得更让人上瘾,更有控制力。在很多方面,是“更多”运动在牵着设计的鼻子走。当代人生活在这样一种视觉信息混杂的世界中,以至于我们已经到了视觉混乱的边缘。我们相信这种视觉文化的丰富让我们接近真实的自己。但说实在的,混乱真正刻画了我们此时的心情,一种如果我们发现不了其意义就很难控制的心情。 真正的设计必须基于此时此景,并持续下去。设计需要存在于各种连续不断的各式各样的意义上。该意义连续体从短暂到永恒,并能从生活变化中汲取养分。如果设计能从情绪上提升我们,在当前充满混乱的对比和多样化需求视觉世界中,我们又在做些什么?设计还能保持其感染力吗?
真正的设计也许就是混乱,前提是这种混乱要经过深思熟虑,有前瞻性的目的,从而能在情感上打动我们。我们目前提出的“设计是为了每个人”的流行设计趋势可能会让我们欢欣鼓舞,但是真正重要的旅程,在新鲜感逐渐消失之后才刚刚开始。 现在,随着迈克尔工艺品店、玛莎·斯图尔特生活馆、自助式服务项目和大量杂志的日益兴起,我们对手工艺和自我表现越来越着迷。这进一步说明我们有着强烈的欲望,来发现周围的视觉生活和虚拟生活中的意义。 9.意义 Meaning 在品牌中寻找意义 任何事物都要有意义吗?你还记得第一次在被告知进行创作时听到“意义”一词吗?更新颖的这种“增加故事性”的想法怎么样?你可能觉得这些“故事”和“意义”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是耶鲁毕业的新的营销经理从MBA课本中拿来打动老板的概念,但是你错了。事实上,意义和故事是两个新的商业概念,比任何过去一百年出现的商业概念都更能影响设计。问题在于,伴随着这种连接力,不滥用这种复杂关系的责任也随之而来。 为了让事物有意义,就必须和消费者进行情感结合。不幸的是,最简单的一种沟通方式就是让消费者想起过去。难怪我们的视觉世界充满了“古老”、“怀旧”、“古董”、“宝库”、“经典”这样的字眼;不仅仅因为它简单,它可能是留存在消费者心中的全部东西。在现代社会中,营销和设计陷入了同样的困惑,如同营销者努力表现得更像设计师那样,设计师也应该练习像负责任的营销者那样表现。 那么,营销只不过是销售艺术,对吗?它可能更接近销售“具有个人意义的艺术”,而不是“毫无意义的个人艺术”。无论如何,这种艺术/意义的联系价值是真实的,而且会存在下去,所以,如果你想磨练你的艺术技巧,现在就开始吧,但是要明确你真正在学什么。如果你能够完美地应用Adobe Photoshop中的所有过滤器,却说不出威尼斯双年展的前五位艺术家的名字,那么这是你知识上的缺憾。设计不仅仅是技巧,也不仅仅是记忆,它是认知。 10.因特网 The Internet 它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因特网大概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中见过的最有影响力、最重要的发明。能和世界任何人谈论任何事情真的让人惊叹。但让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全球化也带来了更加一次性、更为随意的文化。 想一想:新想法可以即时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分享。我们可以让任何形象闪过许多国家的许多双眼睛,这一事实让全球的视角和品味都一样了,大众变得反应迟钝。互联网就是这样一种迅速充斥全球人头脑的工具,全球文化对曾经并不熟悉的刺激变得麻木。 过去的文化受到国界的限制。文化、艺术、宗教和政治之间有着明确的联系。如今的设计相对独立于这些限制,却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更多地同网络和媒体联系起来。网络和媒体又让合适的群体之间有了更深的联系,这些群体即文化人类学家所说的“经验群体”,因为它们由同样经历的人组成。同时,其他人可能永远不知道这些群体在分享什么。早期的接受者可以在他们的群体内加速视觉艺术演化的过程。 这些重新划分的人类经验界限,不仅按照地理或者国籍,而且按照个人兴趣和愿望把我们组合成群体。这是我们社会结构的重写,这是利益群体间更加独特的模式。 让人恐怖的是任何事物只能新鲜一次。互联网能持续多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