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三 布置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7-08 09:29:39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近代,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布置”便显得更为彻底了。弘一的作品匀称、宁静,是晚近书家中对传统意境领会较好的一位(图6-4)。他说:

  朽人写字时,皆依西洋画图案之原则,竭力配置调和全纸面之形状。于常人所注意之字画笔法、笔力、结构、神韵,乃至某碑、某帖、某派,皆一致摒除,决不用心揣摩。故朽人所写之字,应作一张图案画观之,斯可矣。不惟写字,刻印亦然。(林子青《漫谈弘一法师的书法》)

6-4  现代  弘一  行楷五言联

  看他的作品,具有典型的传统气息,安静、雅致、高贵、纯净,想不到它竟然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传统中的布置与典范、经典关系密切,最早的“预想字形”,便主要指与范本的关系,但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到了弘一的时代,“布置”与现代“设计”、“构思”的概念便非常接近了。

  弘一的创作方法看来与传统的创作方法完全不同,但这又是自觉意识长期演化的必然结果。这里既有原理的区别,又有布置时所依凭的支点的区别。

  典型的传统方式,是在日常书写中,在典范结构的影响下,在潜意识中长期调整,形成一种模式,在所有书写的场合运用。弘一却是在现代构成原理的影响下,在精心的安排下处理结构,长期运用,书写不断熟练,从而形成个人风格。

  两者之间,是漫长的自觉意识演化的过程。精心安排的意识,便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变成书写中几乎无法避免的一种心理状态。

  至于弘一对支点的选择,与他学习西画的背景有关,但能把立足于现代观念的“布置”与传统气息结合得这么好,需要敏感,需要想象力,还需要对传统精神超出常人的感悟。

  几十年过去了,人们的艺术、视觉背景中增加了丰富的现代内容。在书法的现代创作中,“布置”、“构思”已经成为普遍使用的一个程序了。

  “布置”,或者说“构思”,看来与“自然”、“天真烂漫”互相冲突,其实不然。矛盾也许永远存在,但有解决的方法,“变知识为习惯,变习惯为本能”,便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回到无意识的状态。

  真正进入创作时要自由,但最成熟的书家也在讲布置。这样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困难的平衡:理性远远监视着创作,在那个感觉和挥运的中心,却是自由的、不计后果的、放纵的状态。各个书家理性和感觉的关系当然有大的差别,这些都反映在他们作品的风格中。典型的例子如米芾,作品狼藉一片,经常有出人意想的构成(图6-5),但他对笔法的控制、对字结构的处理,从来不曾离开他曾经接受过的严格训练所能监控的范围。

6-5  北宋  米芾  值雨帖

  这里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控制与放纵关系的把握。

  不同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人们,对这种关系都会有不同的标准和期待。这是造成作品评价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一位有经验的观赏者,很容易分辨出一件作品中这样两种东西:对基础的把握水平和对基础自由运用的水平。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它们糅合在一起,但各自保持着清晰的、足以分辨的特征。

1  2  


下一页二 创作状态上一页四 模式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书法》
· 六 通变
· 五 忘情
· 四 模式
· 三 布置
· 二 创作状态
· 一 书法:自觉意识的演变
· 第六章 书法创作:自觉意识的演变
· 六 书法家、现代艺术家与前卫艺术家
· 五 现代社会中的书法家
· 四 临摹
· 三 修养
· 二 “人书俱老”
· 一 书法家:形象的确立
· 第五章 书法家
· 八 行书
· 七 楷书
· 六 草书
· 五 隶书
· 四 小篆
· 三 先秦墨迹
· 二 金文
· 一 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