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三 修养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7-07 16:24:51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人强调了修养的不同方面:

  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符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黄庭坚:《山谷文集》)

  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笔纸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姜夔:《续书谱》)

  书法由于人们的广泛参与,修养成为重要内涵与价值标准。人们致力于寻找、体察作品与修养之间的隐秘联系,虽然它一直是书法中难以表述的部分,但人们在实践中无疑能够加以把握。今天任何一位高水平的作者和鉴赏者都能自信地对一件作品所蕴涵的“修养”进行判断。他用的术语可能是“气息”和“格调”,但这和王国维所说的“古雅”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作品的“气息”、“格调”,是决定作品高下的重要指标。“气息”、“格调”与作者修养的联系,成为规范书法家们心理结构、知识结构的一种力量。

  修养的核心是主体精神世界的陶冶,对修养的强调,无异于强调一种高水平的内部生活。因此有志于书法艺术的人们,必须在阅读典籍、调整观照方式等方面同时努力,彻底地把自己改造成符合一定文化理想的个体,他才有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一定的“气息”或“格调”。

  修养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着。今天,修养的含义已经不仅指传统文化,也包含现代文化的内容。但是在书法领域,“修养”在大多数人心中还是特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部分。

  这种观念有它的合理性。新的文化内涵表现在书法创作中,要有相当长的时间,而现代社会变化迅速,许多变化无法及时反映在作品中。但这不应当成为改变书法家精神结构的借口。

  年轻一代的书法家已经越来越重视当代文化、当代艺术对书法可能产生的影响。与此有关的各种因素,都逐渐成为现代“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2  3  4  


下一页二 “人书俱老”上一页四 临摹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书法》
· 六 通变
· 五 忘情
· 四 模式
· 三 布置
· 二 创作状态
· 一 书法:自觉意识的演变
· 第六章 书法创作:自觉意识的演变
· 六 书法家、现代艺术家与前卫艺术家
· 五 现代社会中的书法家
· 四 临摹
· 三 修养
· 二 “人书俱老”
· 一 书法家:形象的确立
· 第五章 书法家
· 八 行书
· 七 楷书
· 六 草书
· 五 隶书
· 四 小篆
· 三 先秦墨迹
· 二 金文
· 一 甲骨文